返回第二十五章 接班人之战(第2/3页)  炎汉往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争更是避之不及,吕后一想到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风雨飘摇,爱子心切的吕后化身沷妇,不入伙就让张良马上完蛋,张良就这样被逼着加入太子党,张良入伙献上的第一计就是让吕后为太子请来号称“商山四皓”的四个老头,吕后不知道请来这四个老头有什么用,可张良必有其用意,就把这四个老头请了回来,好吃好喝供着。

    汉十一年,英布造反,刘邦却生病了,不知是戚姬的馊主意,还是刘邦因病有意历练太子,刘邦打算让太子代他率军出征,太子的最大危机来了,这四个老头听到此任命就知道大事不好,试想太子就算打胜了,回来还是太子一个,太子之位已经升无可升,若是打败了,进攻方就有了口实了,太子之位是降有可降的,太子可以无功,但不可以有过。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办法,无功无过等刘邦挂后继位才是王道,这四人马上派人通知吕后去劝刘邦收回成命,刘邦这次出离了愤怒,连臭小子(竖子)和你老子(而公)这类市井粗话都骂出来了,打仗这类军国大事可不能儿戏,总不能拿刀架着去出征吧,刘邦只好抱病出征了,太子党这次只算惨胜,好在太子党有张良,张良从别处为太子找回优势,张良从刘邦那里为太子争来关中留守监军一职,无论刘邦此行吉凶如何,太子有军队这枪杆子在,既能掌控局面,又能与军头们打好交情,将来又是一大助力。

    刘邦虽然打胜平安归来,但是被乱箭所伤,进而旧伤复发,刘邦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接班人一事必须确定了,已下定决心用手中的权力强行更换接班人,张良去强谏都没有用,这是刘邦第一次拒绝了张良,刘邦决定设家宴向刘盈通报更换太子一事,亮底牌的时候到了,张良让吕后派这四个老头随太子赴宴,成败在此最后一击,早知消息的戚姬开心地躲在一旁等待胜利的到来,两父子开心地入席开吃,这四个须发尽白的老头站在太子旁边,实在是太扎眼了,刘邦想不注意不到都不行,正事还没说,就好奇问儿子这四颗老葱从哪里拔的,四人抢先上前一一报上名字,这下轮到刘邦惊呆了,这四不是自己请了n年都请不来的商山四皓么,没想到却让刘盈这熊孩子请来了,真是小瞧他了,都懂得笼络人才了,对儿子的好感度瞬间爆棚,换太子一事就此胎腹中,戚姬煮熟的鸭子最后还是飞走了,后世对刘邦因这四个老头而放弃换太子一事是持怀疑态度的,探讨一下吧。

    刘邦在家宴结束后,就指着刘盈的背影对梦碎的戚姬说太子羽翼已成,并不是说刘盈得到这四个老头就羽翼已成,而是牵涉到那时代的养士之风,刘盈连他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都能收归门下,那太子的门客肯定是充斥着天下英才的,这才是刘邦说太子羽翼已成的原因,刘邦就是依靠萧何c曹参等门客的帮助才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也是在洛阳召开的总结大会上,为什么刘邦会把自己取得天下的功劳都归功于手下人才的原因,刘邦一生为了交到这些人才,甚至牺牲了全部人生,连老婆也是别人送的,刘邦曾给六个前人配备守墓人,这是很高的礼仪,这个人分别是秦始皇c楚隐王陈涉c魏安厘王c齐湣王c赵悼襄王和信陵君,唯一特殊的就是没有做过帝王的信陵君,由此可知士人在刘邦心中的地位。张良真是刘邦肚子里的虫子,用这四个老头对症下药,一举扭转了这场接班人之战的结果。

    太子刘盈能尊士c识士和养士,让刘邦老怀欣慰,再也不担心他胜任不了皇帝这个工作岗位,这是在家宴剧情反转的根本原因,反观若刘邦利用手中的皇帝权力强立刘如意为接班人,戚姬母子肯定斗不过有官僚集团和士人们支持的吕后母子,那兄弟相残的惨剧将不可避免,连王朝也有可能因此覆灭,刘邦这点眼光还是有的,让老实有爱的刘盈接班,那兄弟俩都能保全,只是刘邦没想到这一切都是吕后和张良为保太子顺利继位而制造的假象,不是吕后和张良用心不良,一切都怪刘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