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章 八公(第一更)(第1/2页)  关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兄,你不怪我么?”

    从上车起,张祎便手握竹简一言不发地看了起来。

    张韬满以为会受到大兄的批评,然而当他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出来后,张祎只是说了句:“如此也好。”

    到底是怎么一个“好”法,张韬根本不知道。所以这一路上,他还是希望能够听到大兄的苛责,告诉自己这件事情做得不对。

    只是张祎的表情竟是出奇的安静,眼看着洛阳城已在眼前,张韬终于忍受不住,对着大兄询问了起来。

    张祎抬起头,看着幼弟满脸忐忑,不由莞尔:“阿韬,莫说一个不在图籍的宫女,即便是那些护送中的东吴亡人,只要父亲肯开口,陛下也会赏赐个百十人。此事你莫要担忧,如今母亲年事已高,你又逐渐长成,有一个女婢在身边照料也好,也省的她老人家担忧。”

    “……”

    看着大兄不咸不淡的模样,张韬顿时满脸黑线。敢情自己不断为家族考虑,反复思考、一夜难眠,到头来居然是杞人忧天不成?早知道是这样的话,就该连虞婧也留下来了。

    张祎见到幼弟委屈的神情,郑重道:“若无父亲与陛下围棋定策,江左又岂能在短短三个月之内便告平定?阿韬,只要你不是谋逆的大罪,在这洛阳城,便没人能将你怎么样,你无需心怀长戚。君子执仁立志、先行后言,若总是心怀忧虑,徒劳心力,于事何益?”

    张祎的一番话虽然很轻,却让张韬内心暖烘烘的。大兄实际上是在告诉自己,以后但凡遇到事情,只要不是谋逆的大罪,尽管放心去做,有的是全家为你托底。

    看着大兄满怀鼓励的眼神,张韬恭敬地施了一礼:“多谢大兄,小弟受教了。”

    一直以来,由于大兄年纪过大,加上性格方正,张韬与张祎之间总是有着无形的隔阂。虽然同是兄弟,相比之下,他与二兄张韪的关系却要好上很多。

    到今日他终于明白,兄弟毕竟是兄弟,虽然因为年龄与见识有着这样与那样的分歧,然而总归是血浓于水。

    当然,所有的一切的底气,均来自于父亲在朝中的地位。

    朝廷“八公”中,太宰、太傅、太保为“上公”,其中太宰乃是由太师改制而来,主要是为避司马师的讳。

    大晋成立初期,司马炎以叔祖安平献王司马孚为太宰,太宰也是“八公”中荣誉地位最高的人。

    自从司马孚死后,太宰一职空缺,直到郎陵公何曾临死前数月,才短暂授予其“太宰”一职以安其心。

    何曾死后,太宰重新空缺,依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只怕短期内也没人能够配得上这个位子。

    太傅号为“帝师”,一般是皇帝的老师担任。

    大晋成立时,以出身荥阳郑氏的寿光公郑冲担任。郑冲死后,空了几年,最后接班的也是何曾。

    司马炎毕竟已经做了十六年的皇帝,当初教导自己的各位大臣均已去世,所以只要司马炎继续做下去,也不会再有人出任太傅。

    而第一任太保则是出身琅琊王氏的王祥,王祥去世后,接任的还是何曾。

    这三位虽然地位尊崇,却均是虚职。虽然一定程度上还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也不过是司马炎出于敬重老同志的初衷罢了。

    当然,正是由于其地位尊贵,也不是谁都能做的。到如今,朝廷的“上三公”均已空缺。

    与“上三公”类似,大司马、大将军也是虚职,然而作为各地都督的加衔,却能突出其班次与地位。相对“上三公”来说,还能发挥余热,不至于成为政治图腾,只能供人膜拜。

    就比如说大司马一职,在建国之初授予的是石苞,当时的石苞乃是以征东大将军兼领骠骑将军都督扬州,给他加了一个大司马的衔,瞬间便成为了官方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