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章 祭祖(上)(第1/2页)  关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日是除夕,按照礼节会在下午四五点c也即是申时末酉时初的时候在宗庙祭祖。这也导致了今日的第二餐无法正常进行,所以为了防止体力透支,第一餐便会吃的丰盛些。

    由于伐吴定策之功,张华今年被封为广武县侯。也由此,张家拥有了设立祖宗五庙的资格。

    《礼记·王制》中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在宗法制时代,想要祭祖,并不能随心所欲。不但祭祀的具体祖先有硬性规定,就是祭祀场所也有明确要求。

    有了一定的地位,便可以给祖先盖“庙”,能祭祀几代祖先就看你混的怎样。最高的天子可以为祖先盖“七庙”,而庶民不但不能盖庙,即便想祭祖,也只能在家中进行,谓之“家祭”。

    《尔雅·释亲》有言: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

    这一套祖先的称呼,也因此而进入太庙,成为各王朝皇帝“庙号”的称呼的由来之一。

    鼻祖与远祖毕竟世系已远,暂且不去说它。太祖乃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比如说商太祖成汤c汉太祖刘邦c魏太祖曹操等,而烈祖则次了一等,刘备与曹睿的庙号均为烈祖。

    至于天祖,还未有皇帝使用这个名称作为庙号。高祖由于是五服之内的辈分最高者,往往会是将家族发扬光大者使用这个庙号。

    比如说大晋太祖是司马昭,而高祖则是司马懿。虽然按照排序,太祖应该在高祖之前,但是对于大晋来说,司马懿只是将司马氏的基业发扬光大,而司马昭却真正得到“晋王”的封爵,开创了大晋的万世基业。

    当然,无论是天子还是诸侯,太祖之庙百世不迁,其他人就不好说了。就拿两汉来说,两汉四百年,拥有庙号的皇帝不过七位而已。很多皇帝哪怕暂时得到了庙号,也会在后世被废除。

    所谓“祖有功而宗有德”,没有功德不配称为祖宗,祭祀祖宗也正是对先祖功德的缅怀,借以激励子孙。

    宗庙中的“昭穆”,便是指宗庙中被祭祀的顺序。太祖在宗庙中居中,左昭右穆,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一世为昭,二世为穆;单数世为昭,双数世为穆;先世为昭,后世为穆;长为昭,幼为穆;嫡为昭,庶为穆。

    张氏宗庙在范阳方城,而张华在京城为官,显然是无法回去的。所以为了能够定时祭祀,便在京城的庄园中另外设立了一座宗庙。参与此次祭祀的,多是他们大宗。相对于颍川荀氏c泰山羊氏等家族,人数并不多。

    范阳张家出自汉留侯张良,张良六世孙张皓后汉时为司空,张皓之子张宇为范阳太守,于是家于范阳。张宇生张辅c张辅生张蛟c张蛟生张平c张平生张华。从张良而论,张华实是张良的十一世孙。

    祖上虽然荣光过,近世却已经没落。当张韬踏入宗庙的时候,便看到历代祖先的神主。一片肃穆的氛围中,他抬头看了看,被祭祀的分别是张良c张皓c张宇c张辅与张平。

    张良作为远祖中将张氏发扬光大的人物,值得被祭祀。而张皓作为他们范阳张氏可追溯的最远的直系祖先,也配拥有一个神主。张宇作为父亲张华的高祖c范阳房的始迁祖,被后世祭祀也在常理之中。

    他回头看了看身边稀稀疏疏的祭祀人员,不得不再一次感叹,张家没落的实在太狠了。他很奇怪,无论张家如何寒微,毕竟是留侯一脉,且五世之前还是朝廷三公,四世之前尚且是两千石,哪怕爷爷死的太早,毕竟生前还是渔阳太守,不至于族人如此稀少。

    这点人数不要说与豪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