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回 “意外失火”(第2/3页)  百花凋零又复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王兄曾说张姐姐并非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原来是真的,我太轻信她了,以至于被她出卖。”说起此事来愤恨不已。

    司马若兰道:“不要再提她了,娘亲再给你找个好女孩。但你不能再待在京城了,冯大人说的不错,有些人娘亲也不敢得罪。”

    上官逸极其不愿离京,但想到性命攸关,念及此次历经艰难才得以回到家中,抽噎道:“我知道的,为了救我,爹爹和娘肯定求了很多人。”他素知父母身份高贵,从不求人,为了救他竟低声下气去相求朝廷大员,所受委屈可想而知。

    司马若兰没想到儿子经过一场牢狱之灾,变得如此懂事,摸了摸他的头,道:“逸儿长大了,懂得心疼人了。”心头却很酸楚。续道:“你不要多想,只要父母还在,就不会让人欺负你,这些日子你吃了不少苦,早些休息吧。”看着儿子睡熟,才慢慢离去。

    义阳长公主行事果断,从不脱离带水,当夜便召集几名心腹卫士秘密嘱咐了一番。

    “失火了!”第三日夜半时分,刺史府大牢突然着火,最先发现火灾的巡逻在刺史府外大街上的士兵。刺史府着火,何以巡逻的士兵先看出端倪?原来刺史府牢房最里边的监房与街道只有一墙之隔,火是从外边烧进来的。

    刺史府的衙役c狱卒c捕快都得呼喊声惊醒,齐往大牢救火,顿时乱成一片,在众人努力下,火势终于得到了控制。

    冯大人被嘈杂声叫醒,披件衣服出了卧房,问一名衙役道:“发生什么事了?”

    衙役道:“大牢着火了,所有人都忙着救火去了。”

    冯大人急忙道:“火势如何,控制住了吗?”

    衙役摇头道:“不太清楚。”

    冯大人摆摆手让他退下,穿衣后亲自去了大牢,看到捕头正在指挥众人灭火,除了刺史府的人还有城内巡逻的士卒,忙把捕头叫到旁边,问道:“烧死人了吗?”

    捕头道:“回大人,监牢最里边的牢房整个烧毁,关着的犯人及门外两名衙役被烧死了。除此之外,尚未发现其他人受伤。”

    “还好,还好!”冯大人松了口气,道:“最里边关的是什么人?”

    捕头道:“难道大人忘了?最里边的监房经过改建,专门用于安置特殊人犯的。”突然道:“不好,关的是上官公子。”

    冯大人也是一惊,随即镇定了,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救火。”心中却暗想:谢天谢地,真的‘上官公子’已出狱了,否则麻烦就大了。

    刺史府的人忙了一夜,才平息了火灾,于第二日将烧的已辨不出容貌的‘上官公子’送至长公主府中,并说明大牢意外的造成不幸。长公主府内搭起灵堂,请来高僧超度亡灵,府内人众皆戴孝哀泣。

    刺史府内,师爷道:“大人,这场火烧的很是蹊跷,似乎是有人故意毁尸灭迹。”

    冯大人微笑道:“不论是谁做的手脚,倒给本官解决了不少麻烦。”

    师爷迷离着眼睛,摇头道:“属下总觉得没这么简单”

    话音未落,门口一声吆喝:“圣旨到!”

    冯大人吃了一惊,急忙更衣接旨,方才大事不妙。原来皇上已知刺史府大牢着火的事,言责刺史大人领导无方,疏于防范,以致烧死重要案犯,贬到外地去做县令。

    回到内堂,冯大人甚是不悦,叹息了许久。

    师爷忽低声道:“属下斗胆猜测,放火之人是皇帝授意,否则火灾发生没多久,圣旨怎么就到了,难道皇帝真能未卜先知?”

    冯大人叹气道:“天威难测,好在‘小侯爷’无恙,皇帝交付的差事总算了结,也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师爷道:“是呀,全身而退未必是最坏的。只要性命还在,何处不能容身。”又道:“大人待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