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传道授业(第2/3页)  踏道逐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象之力又何止万斤,你们与巨象相比,跟我掌中的蝼蚁有何两样。

    老者将巨象放下,平静的盘坐回去,道:我在修行之前也与你们一样,力不过数百斤,而改变这一切的便是修行之道。

    这世间的每一人、一花、一草、一木、一兽、一虫,其实都如一个世界般蕴含着无尽的宝藏。

    虽然所有生灵都如一个世界,不过除却那些天生血脉非凡的存在,其余的都是被深深的封存在肉身深处,空有宝藏却无法利用,而修行便如一把钥匙,可以打开这些世界,获得那些被尘封的宝藏,从而达成蝼蚁吞象这看似不可能的事,这便是修行。

    好了,刚才我说的话你们能理解便好,你们若是不明白也不用强求。老者突然打断了众人的思考,道:现在我会讲如何修行,引导你们踏入修行的第一步。

    在人身上有三大本源之地,一为眉心处的真灵蕴神之处,二为胸中的五气所在,三为脐下三寸的藏精之地,这三处乃是性命相关之地,而修行便是从这开始。

    修行的第一步便是从脐下的丹田开始,老者指着自己脐下三寸处的丹田道。

    你们先要感受这天地间无处不在的灵气,在体内修出第一缕灵力,就可以说接触到了修行之法,这一阶段被称为凝气。

    修出第一缕灵力之后,继续修行将这一缕灵力壮大,等你们觉得有把握或达到极限之时,用这一缕灵力开辟丹田,从此灵力汇存丹田,不再局限于一丝一缕,同时亦能走遍全身经脉,这一境界为筑基,乃是真正迈入了修行的门槛。

    在开辟丹田之后便是将灵力化海,迈入灵海之境,从此灵力好似用之不竭,更是可以外放达到虚空摄物、御气伤敌之境,这一境共为九重,灵力一重便如一道天堑,第九重举手投足间便是万斤之力,生撕虎象更是轻而易举。

    好了,丹田三境的大概我已讲完,你们有什么不懂想问的吗?老者轻抚着颔下的白须问道。

    老师!一个少年大着胆子举手出声道:您说人身上有三大本源之地,而您刚才只讲了丹田,我想知道那另外两大本源之地又是如何修行的?

    另外两大本源之地的修炼之道,对现在的你们并无益处。老者摇了摇头,道:你们初踏修行,安心筑基方是正道,至于后面的境界,你们只要知道,若能修行圆满,移山填海只是等闲,享万载春秋也并不难。

    不过后面的一切都需要最为坚实的基础。说到这里,老者突然语气一变,郑重而又严肃,道:丹田可说是修行的初始之地,你们切记修行要打好基础,万不可贪功冒进,否则根基一损,再想弥补便是千难万难,届时莫说向上攀登,就连修行之路都可能因此断绝。

    现在我将这篇《练气决》传给你们。说完,老者身前就凭空出现了一本本蓝皮小书,飘落到众人手中。

    这本《练气决》经过无数年来的不断改良,虽然比不得帝经、仙典,却也是世间第一等的筑基法门,现在你们好好参悟,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

    一个时辰后,朝阳已渐渐炽热,不少人都已满头大汗。而不过寥寥十数页的《练气决》方才讲解三分之一,几乎每一段都有人提出疑问。

    好了,今日就到这里吧。老者打断了一个正要继续提问的少年,道:刚才《练气决》里凝气的部分我已经全部讲解过了,回去后你们可以开始试着修行,若有其他疑问可等明天提出来。老者叮嘱完后,便起身脚踏虚空而去。

    回到茅屋后,周尘盘坐在床上,再度打开蓝皮小书,按照书上的呼吸之法,让自己去沟通、感应天地间的灵气。

    一点感觉都没有,按照书上的法门,一直坚持了半个时辰,依然没有感应到什么灵气。这样毫无收获的静坐让周尘不由得感到一丝烦躁,可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