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牢城(1)(第1/3页)  男儿本自重横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宜城到安陆,走水路有七百里。逆流而上,加之险滩众多,船行甚慢。两名锦衣卫百无聊赖,加之满肚子的怨气没处撒,不必说,蒙川的日子是不太好过的了。除了动辄拳打脚踢之外,蒙川身上带的烧饼咸肉,也被他们挑好的享用了,孟知县的银子算是白花了。好在撑船的舟子是宜城本地人,对蒙川多有照顾,常常分给他些食水。

    沿途路过不少码头,两名锦衣卫倒是学会了谨慎,但凡船多人杂的埠口,概不上岸,只挑些渔村小镇靠泊。上岸时,也必定是一人去采买果蔬酒肉,另一人留在船中看守蒙川。

    蒙川挨了一百记脊杖,最初两日连坐都坐不下,只能伏在船舱里。好在赵勇方的棒疮药颇为灵验,且走水路不用颠簸,将养了四五日,伤口渐渐平复。

    汉水似乎无边无涯,但这条押解之路却终有尽头。待到第八日的黄昏,蒙川正倚在船舱里昏昏欲睡,忽然听到一名锦衣卫嚷道:“嘿,加把劲,撑船的,今晚老子可不想再睡你这破船上了!”蒙川从船舱中探出头来,只见远处一座巍峨大城屹立在汉水之滨,霞光照在青色的城墙之上,看上去甚是雄固。连日来的旅途固然难以忍受,但真的到了这里,蒙川心里又有了别样的感觉,只盼着剩下的几里路永远走不完,自己便能像这船儿一样,自由自在地漂荡在水中。

    二更时分,终于来到了安陆城下。安陆城三面环水,一面连山,是巴蜀c湖广交界处的水陆要冲,朝廷在此设置安陆卫,驻有重兵。此时城门早已关闭,蒙川等人刚一上岸,就被城头的守卫喝住。两名锦衣卫一番交涉,最后亮出腰牌,守卫才终于肯放行。

    沉重的城门吱呀呀地开了两尺宽的一道缝隙,在一队手执火把c长枪的卫兵监视下,一行人匆匆入了城。蒙川回头望了一眼城外,舟子已撑着船渐渐远去,朦胧的夜空中只有一弯细细的月牙,“洪武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三,我会记住这个日子,我一定会熬过这三年!”

    当晚,几人被安顿在军营中简单歇息了一夜。第二日一早,两名锦衣卫先是将蒙川送往狱中收监,然后直奔指挥使司。安陆州名义上的长官是知州,但实际上的掌控者却是手握兵权的安陆卫指挥使,知州的官阶不过是五品,而指挥使则是三品,连副指挥使都是四品的大员。平日里,州县诸如稽察奸宄c考核属吏c征收赋税c劝课农桑等寻常事务一概由知州处理,但重大事项却需上秉指挥使决断,而且指挥使手底下五六千人马,一切吃穿住用,全由州府供应,指挥使大人一句话,知州就得要钱给钱c要人给人。锦衣卫们此次拜会的正是安陆卫副指挥使袁奎。

    指挥使司是一座三进的官邸,屋宇高大厚重,一砖一瓦都散发着威严肃穆之意。两名锦衣卫见了袁奎,呈上魏羽的书信,又添油加醋吹嘘了一番如何协助魏羽擒拿齐世英,可惜后来齐世英被人救走,如今将人犯带来交由袁奎处置,云云。袁奎和齐世英有着近二十年的仇怨,这次听说煮熟的鸭子又飞了,直气得咬牙切齿c恨恨不已。两名锦衣卫又得了袁奎的一份赏银,满心欢喜,回京复命去了。

    蒙川被关在监牢中,饿了半日。午后,被带到州衙验身。排在蒙川前面的还有十多名犯人,判官拿着判书一个个核实姓名c罪状c刑罚。蒙川一听,都是什么杀人放火c奸淫抢掠的重罪。此时,大明开国不久,国库空虚,所以刑律中特别规定,除了大逆之外,各类刑罚均可使用银钱赎罪。比如,本应处罚六十杖刑的,交五两银子就可以免除刑罚,一百杖刑的,就得交十两银子了,至于徒刑c流放c充军的,赎银就更多了,就连死刑也可以赎罪,只不过犯了死罪的,即便交了赎银,余生也只能在牢狱中度过了。

    终于听到判官问道:“犯人蒙川?”他赶紧站出来应道:“小人就是。”

    “年纪?”

    “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