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 要去卖弄(第1/2页)  隐藏在面具下的哭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佳句无名流千古,

    人生无奈归尘土!

    飘至天堂用典故,

    哪知地狱无出处?

    寒士身份匆赴举,

    雅客脱臀又开溜。

    罗靥也明白“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有练家子杂艺不上舞台表演,就白吃了那么多苦练的技艺。话说回来,读了那么多书,虽不能看得到现实的文凭学历之类的,但是肚子里有货总是要去卖弄出来。

    读完书要和人交流c要会“卖弄”,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才能够发现自己,知道自己读书的乐趣c研究的乐趣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没有培养起读书的乐趣?是因为教育太狭窄,是因为让看的书都是服务于“科举”的。

    要开发大家的乐趣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有选择的自由,能接触各种类型c风格的书,在这样宽泛的阅读当中,一个人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c培养起自己的读书兴趣。

    读书兴趣的培养跟生理上的一些其他喜好的养成很相似。食谱有多宽?吃多少样东西?是不是偏食?大家知道牛奶的养分非常高,也并不太贵,因此西方人牛奶的摄取量非常大,一天喝一公斤甚至更多,不分时段,早晚都可以喝。可中国人不成,只有一部分人能够消化牛奶,很多人喝多了腹泻。为什么呢?不完全是先天的,很多是后天的原因。胃里缺少一种酶,小的时候多喝牛奶,就能够开发这种酶。读书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道理,小时候如果不开发广阔的兴趣范围,大了就费劲了。童子功是非常要紧的。

    如果一个写作者读书的兴趣窄了,写书就没人愿意看。中国的经济学家——水平差的不谈,和外国经济学家写的书比起来索然无味。差在什么地方?个人以为专业上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国外的优秀经济学家们非常之博学。中国的经济学家工作加班加点没时间看书知识面太窄了,书写得没有味道,人家怎么能爱看呢?

    读书能赚钱吗?对不起!不能。社会氛围太过功利,不重视开发主体阅读的兴趣。读完书要和人交流,要经常去卖弄,跟别人吹牛。这样能帮助记住书里的东西。

    要对周边的日常生活有好奇心,要问为什么?观察入微,人生处处皆学问。除了活着以外还会经常好奇和提问:哎,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周围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刺激我们的好奇心,可以诱发我们去思考c去解释。

    生活在农村,故事会更多。因为一个村落中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分化,在农村会目睹形形色色的生存方式。会看到分家,看到村庄政治。相信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非常耐人寻味,这才是真实的生活。比如家里的状况,来到世界上最先目睹最先感受的小环境;比如这种变化怎样发生的,和大社会有什么样的关系?

    看下面的诗:

    走在乡间的小路

    大树高高耸立

    小草郁郁葱葱

    我走在乡间小路

    阳光明媚

    突然

    想起

    和你在一起的日子

    手牵手

    还是这熟悉又陌生的小路

    而这一次只有我自己

    我的旁边已没有你的身影

    我孤独

    我寂寞

    乡间的小路也已成为宽阔的石头路

    一切都成为陌生

    一切都成为回忆

    夏漠飞雪

    个人觉得没写出来乡村气息,建议写作者写作一定要善于观察啊。要像: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这就很有乡土风情的小调文化味道。

    走在乡间小路

    老槐树满是窟窿眼,

    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