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篇:买书(第1/1页)  三十感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买书,最近又有点刹不住了,最近几天买了将近上百本书,而且购物车上还有几百本,想想还是先留着。

    自去年住进新家,其实没有从老屋中搬书过来,以往买的书还留在老屋之中。虽然这期间买了几本书,但是总觉得书房少了点东西,当然前面一段时间虽然每年都要买点书,但是却读的不多。

    再加上工作原因,或者懒惰吧,实在有时候不愿意拿起书来,而自从去年年底买了两套小说,疯狂的抽空读,觉得自己确实应该好好多读书。

    自己感兴趣的书,自己有时候往往会去买,今年除了去年买的几套小说在读,今年主要开始读的就是吴晓波写的中国企业史系列,其中《激荡三十年》,其实在十年前,看过电视版的纪录片,这次买了十周年的纪念版,实在不好意思第一次读全文,对于很多问题,或者书中提到的某些人物也好,相关书籍也好,都产生很大的兴趣,于是就去搜相关的书籍,一搜竟然买到了不少。

    而对于藏书故事,自己也颇有兴趣,比如孔夫子网上关于买书读书藏书的故事,比如布衣书局的贩书日记,其实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我给自己取个什么斋号,或者什么收藏,什么书斋,什么收藏,比如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出自典故。关于自己的一直想不好,大约在我小时候,由于我属龙,就取名神龙斋或神龙阁,想想很不合适,相当不雅,就没再用,一直想不好用什么,直到前段时间才想好,“又新斋”或“又新阁”,接下去就用这个了,又新也是出自典故,“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想着每天都有新的时期发生,所思所想必有新的东西,遇到的人和事也有新的,我觉得“又新”二字还是很合适的。

    有时候读一本书,或者搜一本书,可以附带出很多书来,于是往往为了读一本书而买很多书,为了买一本书而附加很多书,尤其现在主要买书来源于网上,于是更加便捷,当然后面的书话可以另辟一个地方。

    很多人藏书买书,就像前段时间央视播了一部《书迷》,讲述了出书c读书c买书c贩书的几个故事,很多人买了很多书,到底读还是不读,或者到底是为读而买,还是为买而读,还是只为买,其实各人都有自己的处理方法,而一本书的命运,在读书人之间流转,本身也是一个故事。

    就像我买最近买的这批书,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曾经各个图书馆c某个单位的图书室,上面都有章,有些书是个人私藏,有私藏的章,有几本还是作者签赠本,从签赠人的书房流到书贩手中,如今流到了我这里,我会一直保留,至于说我之后会流到何处去,现在似乎不是特别思考的。

    就在今天稍早时候,朋友圈有个朋友发了一个消息,很是震惊,说是柳诒徵先生后人因分遗产不均,把老先生藏书,精本全部纵火烧毁,普本撕成了碎片,4000元20斤卖掉,有人直呼精神病,真是相当可惜,可悲和可叹。

    其实这种案例不能说没有,但是每每听之,都觉得不可思议,当然也有一种说法,书实在太多,那就毁书,曾经还有典故,一时忘记,说的是英国一个作家还是谁,藏书也太多,就把书统统扔向河里,也许这也是书的一种故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