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六章 莲生(第2/3页)  十里湖光春雪鹿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至于究竟如何,却是无人可知,莲生再也没有回到灵境山,仿佛从世间消失一般,只不过在他离开灵境山的那一刻,那象征佛家圣物的金池圣莲却是枯萎殆尽。

    如此经过百年之后,灵境山也迎来了新的佛主,只是那位佛主在走进山门的一刻,却是手里牵着一个六七岁的孩童。

    那孩童原是灵境山脚下一位屠宰户之子,虽然家中做着贩卖猪狗皮肉的生意,但是少年却是诚心向佛,甚至暗地里都会将那关在牢笼的畜生偷偷放生。

    而这孩子的名字竟然也出奇的怪异,与那一百年前普贤佛主座下弟子莲生同名,很多人都认为这孩子是那位莲生百年后的转世投胎,当初普贤佛主的圆寂和那莲生可是脱不了干系,许多人为此嗤之以鼻,便开始放弃了佛家,而转走儒道两家。

    不过这位当代佛主却是充耳不闻,只是含笑地带着这位依旧尚未开窍的少年进入了雷音寺,并也学着百年之前的普贤佛主一般,为他亲自披上袈裟。

    那一天少年知道自己多了一个名字,禅芝。

    小禅芝从小便能通达佛理,似乎天生便是修佛之人,年纪轻轻便已证得了佛家的佛子之位,要知道这大佛子空闻可是修行了将近六十载才脱得袈裟,重塑金身坐上灵境山佛子之位,佛子之位对于佛家而言十分重要,相当于下一任佛主的继任人选。

    这空闻佛子性子心性高远虽然年纪颇大,但是却和这初入寺门不久的小禅芝关系极为亲近,二人同时证得佛子之位,一时传为佳话,与那北方洗禅寺的妙法观音和恶佛陀不乏多让。

    但是就在佛主继任大典的时候,一向诚心向佛的佛子禅芝并没有到场,而是褪下袈裟转身离开了灵境山,在那云州的贫瘠之地珞珈山盖起了一座小寺庙,当了个凡间的一寺住持,不证佛心不求佛理,反而修起那俗世无味的枯禅心来。

    这一举动着实让世人震惊,佛家也再一次沦为了儒道兵三家的笑柄,好在有空闻佛子继承大佛主之位,靠着自身那数十年的清静苦修,在雷音寺内夜夜诵读佛法普度梵音,这才生生截止了佛家底蕴的流失,保住了那气运金池之内仅存的最后两朵圣莲。

    大雪漫天飞舞, 放眼望去一片白皑皑地积雪洒满大地。

    此刻山脚下的镇子之内,过路行人络绎不绝,虽然两国如今战事焦灼,但是自从那位白衣僧人住在这珞珈山上的寺庙内,便再也没有北派的匪侠前来闹事。

    而整个贫瘠的珞珈山也因为那位得道高僧的出现,长出了许多参天古树,漫天的云雾遮掩山腰的碎石古道,与百年前的狼藉之态截然不同,那些之前投奔灵州安家的村民也大都回到了自己原先的村庄,每隔三四日便会前往山上祭祀参拜,便是当今的晋国天子也都听闻其名前来拜访。

    佛家对于南北两朝来说都是敬重的对象,不同于兵家和道家那般讲究机缘天命,他们的存在并不会影响到一国的治安,反而会大大增加朝廷的底蕴,毕竟如今天下大势虽然气象万千,信佛之人可是比比皆是,特别是那万民皆佛的灵州。

    在临近珞珈山的一处深山密林之内,只见一名灰衣男子一手持禅杖,另一只手端放着一口紫金钵盂缓缓前行,男子面容祥和年纪约莫四十多岁,脖颈间戴着一串巨大的黑色佛珠,细细看去那一颗颗玉珠之内,竟然流淌着一股股玄妙的气息,极为神秘。

    男子缓缓行走在山林之间,脚下却是始终不曾触碰地面的积雪,而是悬在离里面不到一尺的高度,御空踱步。

    “咔擦——!”。

    突然一声清脆的树枝折断地声响伴随着些许碎雪的掉落声传了出来,灰衣男子眉头微皱,脚步微微有些停缓,身躯也渐渐从悬空处落在了雪地之上,灰色的袈裟被打湿一角,他手持钵盂转身朝侧身密林之外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