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土壤中的养分,从而让尸体保持着生长。
宋承秋七十年代时,有一支考古队在神农架附近发现了一处先秦时期的古墓,里面各种防盗机关应有尽有。他们费尽千辛万苦j ru主墓室后,却没有发现棺椁,只有一棵两三抱粗的大树,树冠塞满了整间墓室。
考古队当时也很纳闷为什么防护如此森严的古墓,主墓室却只有一棵树?本着科学求真的心理,考古队向上级申请调来了几位经验丰富的园林工作者,打算在他们的帮助下,将大树移走再做研究。
谁成想那几位园林工作者在挖刨树根的时候,却挖到了一具尸体!
据记载,那个尸体被发现时,是一具保存极好的湿尸。大树的主根脉已经从他肚里钻了进去,而且尸体的血管筋脉也全部被大树细的根须所代替。
根据尸体身上残留的衣物碎片,考古队初步断定这尸体正是先秦时期的,与墓的年代一致。既然是埋在主墓室下方的,就极有可能是墓主真身!
可接下来的研究,却超出了大家的认知。这具尸体历经千年,不仅没有一点的迹象,反而皮肤尚有光泽,肌肉仍有弹性,并且尸体的头发和指甲也在继续生长着!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它是从土里挖出来的,只怕都会以为这是个活生生的人,只不过睡着了而已。
这个发现震惊了当时的考古界,但碍于那个特殊的年代,考古队第一时间上报后,这件神秘的事件,被指示要秘密的妥善处置:尸体和那棵大树,都被运往了京城中进行研究。
宋司徒之所以知道这件事,是因为当年这个先秦古墓被发掘时,“八面司徒”中有一位老前辈也在考古队中工作。
这位老前辈临终前才把这件事告诉了其他司徒,并且穷他毕生精力,也只不过在一部古籍上查到“养尸树”与古墓中的大树极为类似,但是真是假已经没有机会考究了。
不过宋司徒也特意明了,据那位老前辈,当年先秦古墓里发现的怪树,并没有出现流黑血的情况。
虽然树根与尸体相通,但因为树身后来长大,一具尸体内的那点血量,与整棵大树的汁液相比,就好像把一桶红漆倒进了长江黄河里,染红不了巴掌大的一块地方。
听完他的解释,我看看附近流出黑血的这几棵树,每棵都足有一抱粗细,略加思索后,忽然跳出个不寒而粟的念头:
如果一具尸体血液不够让整棵树充满黑血,那两具呢?三具呢?甚至更多具呢?
以此推算的话,单是我们身旁这几棵树的根部,就极有可能埋着大量的尸体!更不要这片被流水环境的岛上,同样的树木还有很多。
倘若每棵树都是如此,我们岂不是站在一个万人坑上面?
我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们了,众人全是瞠目结舌,这事也太离奇了,在墓中弄一个万人坑,图得是什么?
正在我们苦思不解之时,忽然狗眼睛放亮,急忙蹲到一旁,招呼我们道:“你们先别急着乱猜,为什么地上这些花草都是正常的?”
我顺手揪起旁边的几棵花草,折断后从根茎里流出来的果然是正常汁液,没有一丝血迹。
“难道是这些花草的根部生得太浅了?”宋承秋也纳闷了,“总之咱们先别进林,如果下面真是万人坑,必然煞气环聚,容易出事。”
可没等我们转身,只听不远处又是一声大叫:“少爷,快来,有宝!”
听这声音,正是在那边挖火坑的老杜。
只见这家伙这么一丁点功夫就挖出一个半腰深的火坑,大喊大叫着让我们过去看。
走到近前,老杜从坑里爬上来,指着坑底,得意的笑道:“少爷,这土里埋得肯定有宝贝!”
仔细看看,原来这坑得的底部竟然不是黄土,而是一块略显褐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