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牛夫人失了丈夫又破财(1)(第2/5页)  骗行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资呀,入干股呀,都是他们常用的手段,一当东窗事发,他们就会搬出种种借口,替自己开脱罪责,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贪官,社会上风传他贪了多少亿,多少千万,可一旦犯事,最后只判他贪了几万几十万,像征性地判了几年,出来后,仍旧做富家翁,其中的奥妙,就在这儿。老话说,狡兔三窟,像牛朝西这样的贪官,奸猾得像活鬼似的,你相信他会把所有的钱财,都放到家中的保险柜里,等着办案人员去查抄?”

    昌乐寻思了一会儿,觉得在理儿,嘴上却说,“不过,现在人家正赶上倒霉的点儿,摊上大事了,这个节骨眼上,咱去做他的局,是不是有点儿不太仗义?”

    昌欢冷笑一声,望着昌乐,看了一会儿,不屑地说,“二哥,你真是小处仗义,大处糊涂啊。”昌乐听了,好生糊涂,正要问个明白,还没来得及开口,昌欢的话又冒了出来,“江湖上有句箴言,大概你还没听说过,讲的就是做我们这一路生意要遵守的规矩:要轻取于民,巧取于商,横吃于官。这是什么意思?你想啊,世上那些普通百姓,平日里从身上省,肚里攒,少吃俭用,积蓄下一点家产,多不容易呀?那点钱,通常是留着有大用场的,要么是留着给儿子娶媳妇的,要么是留着防备生病遇灾的,要么是留着养老的,你在他们身上设局时,要是出手太狠,把他的家底儿一下子掏光了,那岂不等于要了他们的命?一旦他们知道自己吃了局,轻则痛哭一场,遗恨终身;重则急火攻心,丢了性命。你做局,只是为了弄口饭吃,干嘛要弄得他家破人亡呀?这样的局,做成了,你会一辈子不得安生的。所以,对普通百姓,下手一定要轻,不可扫光他的家财;对待商人,则不同了,俗话说得好,无商不奸。商人手里的钱,大多是弄奸取巧赚来的,不过总的来说,他们还是蛮辛苦的,你从他们手里弄点钱,往往不至于使他们伤筋动骨,他们很快就能赚回来,何况,他从巧中取,你也从巧中取,两下也算扯平了,做下一局,心里也不会留下什么不安;至于对那些贪官污吏,你大可不必讲什么仁义道德,逮着机会,做他个通透,怎么做,都不会让你感到过分的。你想啊,他在位时,成天养尊处优,上欺下压,作威作福,何曾想过天下黎民百姓的疾苦?他们的亲人,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跟着荣华富贵,他们在享乐的时候,在贪婪的时候,何曾想过天底下,还有那么多人吃不上穿不上?他们在把自己的儿女送到国外读书时,何曾想到天下还有那么多孩子,因为家里贫穷上不起学?他们在吃喝玩乐时,何曾想过天下还有那么多穷人吃不上饭,住不上房?他们在大把大把地往兜里揣钱时,何曾想到天下还有那么多民工,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到了年底儿,却要不回自己的辛苦钱。现在他倒霉了,让人查办了,装出一副可怜相,你就对他讲仁讲义了?他们这些人的心里,何曾装过仁义二字?从这一点来看,对贪官污吏,无论何时何地,也不用管他运来势去,只要点儿正,你尽可以往死里做他,怎么做都不过分。”

    昌乐闻言,大感惭愧,倒不是因为自己刚才的想法幼稚,而是妹妹昌欢侃侃而谈的高论。原来他想,昌欢只是这些年在江湖游走,积累了一些江湖经验罢了,现在看来,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昌欢必是经过高人点化,而且还常握了道儿上的经典理论,不然,她的思想怎么会这么深刻?早先,对昌乐来说,妹妹昌欢只是比自己多了些江湖历练而已,现在看来,在昌乐眼里,妹妹昌欢简直就是一个谜,对他的诱惑太厉害了,让他无法拒绝,他想去揭开这个谜底,急着问,“这些道理,你是从哪儿学来的?”

    见昌乐追问,昌欢心里有上些发慌,知道自己刚才的话,说得太多了,引起了昌乐的疑心,想想从家出来时,父亲曾叮嘱过她,说昌乐性格浮躁,难成大事,只可带他出去做媒,切不可把家学传授于他,可是,刚才自己险些把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