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 昌喜昌乐喜乐登科(1)(第2/3页)  骗行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做什么,他自己是不会主动去做的,从来不愿意和外边的人交结,这一点,倒是和他父亲的大伯世义有些像,只是世义小的时候,聪明好学,父亲教他背书,只消一会儿,就烂熟于心;昌喜却不然,成天背着书包到学校,坐在教室里也很像样儿,神情专注地听老师讲课,可听过之后,像没听一样,你问他听懂了什么,他就所答非所问。好在他上学没几年,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学校里也不正经上课,也没什么考试,他平日在教室里能坐得住,从不惹事生非,更不敢去造老师的反,甚是受老师的喜欢,居然让他当了班长。世德觉得,较比而言,老二昌乐,倒是和自己有几分像,这孩子性格开朗,行事豪爽,爱结交朋友,有时也爱耍点小聪明,在学校里人缘极好;和自己不同的是,昌乐刚入学时,爱学习,学业极好,若不是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将来考上大学,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这一点,连孩子的父母都不怀疑。运动一开始,停课闹革命了,昌乐在学校里就呆不住了,成天到街上野跑,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一次组织同学打群架,还被子弄到派出所去,气得恒安领回家里,忘记了早年对孩子们的承诺,也忘记了自己一小时挨母亲拿鸡毛掸子狠抽的伤心事,抓起鸡毛掸子,狠抽昌乐的屁股,痛得他满地乱蹦,直到哭叫着发誓,再也不和街上混混们来往了,恒安才停止抽打。幸亏母亲看得紧,昌乐才勉强没有变坏。可是 第 224 章 到了,知青们放假回家。一进家门,母亲吃了一惊。只几天的功夫,老大昌喜人就瘦了一圈,昌乐稍好一些,除了面色变黑了,人倒没怎么变样儿。

    “我哥要入党呢,”看见母亲一脸的惊愕,昌乐幸灾乐祸地笑嘻嘻说,“贫下中农都夸我哥会干活儿,是个好苗子;我却不行,偷懒耍滑,长了一身蠢肉。”

    的确,一到青年点,昌乐就发挥了好交结的天性,很快和一些无良之徒搅到了一块儿,经常夜里外出,偷袭村民的鸡窝,有时连村民家的狗也不放过,勒死后,带回青年点烀狗肉吃。白天干活儿,便使出磨“洋工”的本事,见有老乡掏出烟荷包,就厚着脸皮凑过去,要上一张烟纸和一小撮烟末,放到纸上卷半天,点燃后装模作样,手撑着锨把,站着小口吸半天。一上午吸两三次烟,再装模作样慢腾腾撮几锨土,时间差不多就打发掉了;哥哥昌喜却不行,干起活儿来实打实的,只几天功夫,手上就磨出几个泡。

    春节假期只几天就过去了,该返回农村了,母亲怕他们吃苦,临行时做了些好吃的,让他们带上。昌喜说,“妈,别做了,我们在那边吃食堂,你做的东西,拿去了,就成了食堂里共有的,我们也吃不了几口,倒把家里弄得怪紧张的。”

    老二昌乐听了,赶紧插话说,“别介,别人吃你的,你也吃别人的呀,要不,空口白牙的只吃人家的,多不地道呀。妈,你少做点儿,我带着。”

    母亲不忍心让孩子们空手回去,听了昌乐的话,做了些好吃的,让昌乐带着。

    时间过得挺快,转眼一年将过。孩子们又到了春节放假的时间,昌乐背了一麻袋花生回来,进屋就骂,“真不是东西,你别看农村人老实巴交的像似挺本分,心也毒着哪,一年出力种的庄稼,到了秋天,都给偷回自己家了,连累我们也跟着受穷,人家看得紧的生产队,一个工都七八毛钱;我们可倒好,一人工值,不但不赚钱,反倒欠生产队一毛七分钱。”

    家里原本也不指望孩子们到乡下赚钱,大人听了也不在意。“这不挺好吗。”母亲笑着说,“还分给你一袋花生呢。”

    “什么呀,”昌喜气不过,愤愤地说,“他们几个要好的,晚上到生产队仓库,偷了生产队的花生种。”

    “什么?”母亲吓了一跳,斥责昌乐,“你怎么能干这种事?这可是犯法的事呀。”

    “犯啥法呀,”昌乐不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