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青春做伴还故乡(2)(第2/3页)  骗行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还河兄弟今年三十二了吧?”小柳红见机问张还河。

    “亏嫂子还记着兄弟,今年刚好三十二啦。”

    “三十二啦?”世德问,“成亲了吗?”

    “成啥亲呀?”还河叹息道,“我和还山,还是一双筷子拌菜,两根光棍。这些年净在大山林里乱转,往哪里安家哟?”

    “这回好了,小鼻子倒台了,也该成家了。”世德劝道。

    “现在还不是成亲的时候。”张还山笑着说。

    “怎么不是时候呀?”小柳红说,“兄弟现在是公人了,又在城市里当差,那还不简单?要是你自己找不到,等嫂子帮你张罗张罗,这么好的条件,找一个好姑娘,那还不容易。”

    “嫂子慢慢就会知道的。”张还河淡笑一下,说过一句,就不再多说话。

    世德二人见张还河不愿再提结婚的事,也停了话头,只劝他喝酒吃菜。张还河喝过三杯,觉着到量了,便不再喝,只是吃饭。张氏兄弟在上海时,曾在世德家里生活过,故人相见,也不生分,又年轻力壮,足足吃了两大碗白米干饭,才放下碗,说吃饱了。世德夫妻看了高兴,又相互知根知底,也不再劝。见小柳红收拾碗筷,张还河问世德,“哥和嫂子回来后,都干了哪些营生?”

    “咳,眼下乱糟糟的,有什么营生好做?我和你嫂子正闲在家里呢,等看看局势安定了,再说吧。”

    听了这话,张还河干咳了一声,郑重起来,开口说道,“不瞒哥哥,我这次奉命,来这里筹建联络处,其中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协助苏联红军,在这里建立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人民政府,像哥和嫂子这样,有过光荣革命斗争历史,又对革命有过重要贡献的进步人士,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人才,希望哥和嫂子这时站出来,加入我们的行例,一道把这里的工作做好。”

    这种话,世德以前从未听说过,冷丁听了,有些发懵,却能体会到,张还河是在夸赞他,咧嘴客气着,“哥有什么呀。”

    “嗯,哥在这里,可不是一般的人物,想想二十多年以前,哥在家乡组织爱国青年,痛打日本人,为此还蹲了日本人的监狱。这就是典型的爱国主义斗争业绩;再说当年在上海,哥和嫂子毅然帮助抗日救亡的爱国青年,又买来武器弹药,支援抗日救亡运动,哥的这些贡献,我们都不会忘记。像哥和嫂子这样,长期以来支持我们的人士,我们不重用,还有谁值得我们重用?”

    事情来得有点突然。世德听了出来,张还河是来鼓动自己参加他们的工作。可对张还河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世德还真的不了解。小柳红见世德正在犹豫,接过话说,“还河呀,嫂子至今还是个文盲,大字不识一个,能帮你做什么呀?”

    “嫂子不用担心,”张还河说,“眼下我们需要的,是阶级觉悟,文盲不文盲,不是太重要,何况新政权建立后,我们还要搞扫盲工作,识几个字,对嫂子不成问题的。”

    见二叔二婶正在犹豫,在一旁帮小柳红打下手的恒荣,沉不住气了,抻着脖子插话,“张叔,我想参加你们,行不行?”

    “行啊!”张还河高兴道,“我们正需要你这样的文化年轻呢。”

    侄子在这里擅作主张,怕大哥知道了,会怪罪自己,世德笑了笑,忙着打断他们的话,“还河,这事你容我和你嫂子合计合计,再给你个回话,成吗?”

    “成!”张还河说完,看了看表,说道,“时间不早了,司机和警卫员,还没吃饭呢,我得走了。”

    世德听了,又吃了一惊,觉得自己小看了张还河,不料想,这小子已经熬上了专车和警卫员了,便责怪他说,“咳,你看你,咋不叫他们一块儿来吃呀,哥家里又不是没有饭菜,哪差他们两双筷子?”说着又埋怨恒荣说,“你这孩子也是,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