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你们就知道坑我(第2/4页)  秋风斗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似水流年》里的一句话来形容他此时的心情再合适不过:“我没有因此学坏,这是因为我已经很坏,我只是因此不太想活了。”

    ……………………………………………………

    当天晚上,众人都散去后,刘瑾留张彩在花厅饮酒。酒过三巡,二人兴致渐渐高涨。喝酒从来不是目的,为的是酝酿情绪。肉麻的话必须要等酒后说,如果滴酒不沾都能说出口,那脸皮是得有多厚?张彩要来纸笔,笔走龙蛇,为刘瑾写下“今逢清朗日,宜乘朔气逐云涛”两句诗,一来赞美天下在刘瑾的治理下景象一片大好,二来鼓励他乘云而上,更进一步。刘瑾感动不已,差点把眼泪鼻涕洒到菜里。张彩见状,明白时机已到。

    前段时间,他看到刘瑾敛财无数,贪得无厌,百官为投其所好,争相贿赂,朝野上下,贪腐成风,于是劝刘瑾说:“您知道那些给您送礼的人钱都是从哪来的吗?不外乎两条路,一是贪污公款,二是压榨百姓。他们打着您的旗号大把捞钱,让您一个人担着骂名,最后送到您手里的却连十分之一都不到。长此以往,民怨势必沸腾,您要如何向天下人交代?”刘瑾深以为然,尤其想到那些人本来就是沾他的光,现在居然贪得比他还多,顿时觉得吃了比“老王住隔壁”还严重的大亏。其后,御史胡节从山东挂完职回京师,特地给刘瑾送上厚礼。刘一反常态,不但严词拒收,还将胡节问罪查办。少监李宣、侍郎张鸾、指挥同知赵良从福建挂职回京,一起送了刘瑾二万两白金,刘瑾把钱全部上缴府库,让三人在牢房里和胡节凑了桌牌。他还趁此机会查处了一大批行贿的官员,使官场风气稍显好转。在张彩的倡议下,刘瑾戏剧性地做了回清官楷模,还获赠皇帝纯手工制作的小众潮牌大红花一枚。

    这一次,张彩想向刘瑾建议的已不是打击行贿这么简单,蓬勃的野心已经禁止他继续缩手缩脚。接下来,他要推行的是一场疾风骤雨般的变法,要借刘瑾这头老虎的力量震慑山林百兽,改变世间的规则。如果说明朝此时的政权运作机制是一个由皇帝、刘瑾和李东阳共同打造的结构精巧、防守严密的马蜂窝,那么张彩极有兴趣做一个捅烂马蜂窝的挑战者。

    花厅夜饮的第二天,“刘瑾变法”正式拉开帷幕。变法第一阶段的措施被整理成《见行事例》向外颁布,其内容涉及军事、赋税、选官等多个方面。内阁一方面惊讶于刘瑾居然能在短时间内提出如此具有系统性的改革措施,另一方面也看出《见行事例》中虽然包含规范官员考核、减免灾区赋税等积极措施,但整体看来相当不成熟,许多措施如果真正推行,极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结构性的问题。出于各方面考虑,内阁最终还是投了赞成票(如果说他们真的有投票权的话)。

    与张彩所设想的一样,变法活动炸出的第一个响雷就是八虎集团的正式分裂。由于《见行事例》对除刘瑾以外的其他宦官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弱化,八虎迅速分裂为两派:一派包括谷大用、张永、马永成、罗祥、魏彬、高凤、丘聚等人,以谷大用、张永为首,另一派则只剩刘瑾一个。但刘瑾早已跟其他七人疏远,之前甚至还爆发过刘丘斗法、刘张互殴的治安事件,如今的分裂究竟能给文官集团带来怎样的益处,在众人眼中依然是个未知之数。

    ……………………………………………………

    1509年的晚秋如期而至,京师变得又干又冷,枯叶飘落不绝,多得来不及清扫,被旋风一卷,刚好乎到脸上,仿佛一记戏弄的耳光。这让谷大用极不适应。他在写给他的芋苗妹妹的一篇名为《故都滴秋》的文章里感叹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赶得走的话,我愿把刘瑾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但一想到秋天走后,更有寒冬接踵而来,刘瑾也越活越神采奕奕,寿命丝毫不会因他的诅咒而减损,他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