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五章 换俘(第1/2页)  骑马与砍杀大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八十多万人即便放在拥有火车,飞机和公路的现代社会,要从千里之外的一地转运到令一地,也是要颇费一番功夫的,更不用说是现在李铮所在的这个中古世界了,转运八十万人的难度不下于大一场大战役,更不用说一路上可能遇上沙尘暴,冰雹等自然灾害,还有各种疫病的威胁,其真正的难度肯定是比打一场大战役来的大。

    为了将风险减少到最低,尽量减少安西军的损失,安西和突厥太鲁部之间因为有共同利益,倒是在释放汉人奴隶之事上配合默契,突厥这边并没有一股脑的释放所有的汉人奴隶,而是分成十批,每一批七八万人,而且为了保证这下战俘的体力,突厥人还给这些释放的汉人奴隶中的老弱者配上马,还杀羊宰牛,给常年吃不到多少荤腥的汉人奴隶们进补。

    而安西这边作为这些汉人的同胞,更是不惜血本,不仅派大量马匹来迎接,而且也宰杀许多在燕然之战中缴获的牛羊,一路上供给肉食,以维持这些汉人奴隶的体力,更是派出军队护卫,随行三千多名军医,调集大量帐篷和御寒的衣物,一路看护保护。

    在这样种种的举措下,这八十多万汉民倒是最后大部分都安全抵达了安西,一路上死亡的不到因为各种原因死亡的不到五千人,对于这个时代的道路状况,医疗条件来说,真得是一次奇迹了。

    当然这么大规模的人流流动交换,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达成的,即便是安西和突厥太鲁部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也是耗费了两月时间,再加上突厥太鲁部集结这些汉人奴隶的时间,一共花了三个多月,双方才完成这桩交易。

    而在这三个月中,李铮和其安西大都护府,已经为即将新到来的同胞规划好了家园,其实库思老劝阿史那特勒的话也是没错的,如果真的是其它势力来安置这八十万汉人奴隶,那么肯定是要耗尽大量人力物力,短时间内实力大损的。

    但可惜的是安西并非是普通势力,因为李铮有作弊器的存在,所以安西人力物力多的让人难以想象,就单单是指人多是农人的汉人奴隶分发农具一事,其它的势力,因为多没有属于自己的炼铁厂,所以铁料稀少,有足够的铁料多选择作为刀剑盔甲,其下的多少农人还在用着传了几辈,很是破烂的农具,有些甚至直接就不是铁和其它金属所制的,而是木器或是石器,工作效率何其低下,而对于有多座炼钢厂,手里钢铁资源丰富的安西来说,却是可以直接给手下的农人们分发钢铁农具,让他们更为事半功倍。

    再说建房之事,虽然李铮没有未雨绸缪到知道这一次击败突厥人后,会用俘虏置换来如此多的汉人同胞,所以也就没有先在领地内各处建房,但自李铮掌控大权后,从后世来,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李铮,极为优待工人工匠,在他的主持下,安西统治境内的各类工人工匠数量,提升了十倍不止,而且安西因为多次对外战争胜利,掠夺巨量财富,再加上境内工商业繁荣,所以国库是极为充盈的,可以轻松支付的起大规模基础营建的费用。

    所以安西能够很轻松的就在焉耆,双河,碎叶和北庭等汉族人口稀少,但资源有丰富之地,建起一座座供人居住的村庄,同时这些地方的那些城池,也是大规模翻修,为了容纳人口,新建许多房屋,这些在其它势力看来是非常劳民伤财的大工程,在安西手中不过是毛毛雨,而且还非常的快速。

    这安西和突厥人商议置换俘虏,也并非是一天两天了,加上双方讨价还价扯皮的时间,一共进行了超过四个月,这段时间,倒是已经足够安西军将一大部分给修建起来了,汉人奴隶逐批逐批的来,安西军这面也是逐批逐批的引这些同袍入住新居,并帮他们安家乐业,所以库思老想象中的,安西接纳那么多的汉人奴隶,会造成安西动荡虚弱之事,不仅是没有发生,而且反而更一步是调动和整合了安西的力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