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三章 前尘往事(上)(第1/2页)  骑马与砍杀大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但事实却正是那些嘲讽太鲁部的草原民族相反的,太鲁部不是真就向大汉帝国卑躬屈膝,直接没有了雄心壮志,太鲁部一直是在卧薪尝胆,暗中积蓄力量,预备复兴他们的突厥汗国。

    在大汉帝国强盛之时,这太鲁部一直是没有机会,只能是像大汉帝国其他藩属一样,给大汉帝国称臣纳贡,还要派出族中青壮年给汉帝国当佣兵和辅兵,以自家族人性命的代价,为大汉帝国去开拓和守卫国土。

    在大汉帝国这种故意的如同割韭菜般消耗自己藩属青壮,削弱它们实力的情况下,太鲁部根本不可能壮大,但很快在大汉帝国灭亡突厥汗国后不久,因为一直没有再多外开拓大的领土,掠夺巨量财富来回补帝国本土,造成大汉帝国内部矛盾加重,富则越富,贫则越贫,土地兼并,民不聊生,最后酿成彻底将大汉帝国毁掉的玄黄教大起义,太鲁部乘势在这一次汉帝国的内乱中崛起。

    虽然玄黄教起义波及的范围,并没有与太鲁部领地相邻的并州北部和朔州,太鲁部并没有参与进来,照理说太鲁部在这场大汉内乱中是得不到多少好处的,但后来随着玄黄教大起义的愈演愈烈,最后搞得特意抽调回来的强悍边军河西军和河中军也是战败,在成千上百万农民起义军的浪潮下全军覆灭后,大汉帝国终于不得不借助胡兵的力量,其中离大汉帝国本土最近,又有几十万人口,可以招募起一支强悍骑兵部队的太鲁部,就成为第一支被大汉帝国请进来的平叛胡兵。

    于是在这场汉帝国的内乱中,得以参与进来的太鲁部就得以壮大,不止是得到大批汉帝国支援给他们的兵甲,还有从汉帝国内地或是掳掠或是收买大量技艺精湛的工匠,太鲁部最大的收获,是招纳了许多原本在汉帝队中服役的突厥等民族的胡将。

    这些胡将在汉帝队内服役多时,有些甚至好几代都在汉帝队中服役,对属于这个时代最先进军队汉军的编制训练指挥等等隐秘之事,不能说是了如指掌,但也肯定是知之甚详的。

    有这些被太鲁部或名或利收买的胡将帮助后,太鲁部的军队开始更为正规,战斗力显著提高,开始在大草原上大展拳脚,最后终于是在太鲁部现任首领阿史那特勒的带领下,打败了鲜卑人后裔组建的师卑部和东胡后裔组成的孛古部,终于是统一了整个亚欧北部大草原的东部。

    阿史那特勒矢志要恢复祖先突厥汗国的荣光,但虽然现在太鲁部占据的地盘很大,几乎是亚欧北部草原的整个东部,但这些地盘虽大,但多是一些草原和戈壁,或是茫茫从山,少有聚居大量人口的城市,也难有可以耕种的的肥沃田地,很是贫瘠,除了出产难训的烈马和骁勇的骑士外,对阿史那特勒心中的大业可以说是毫无帮助。

    所以阿史那特勒必须继续率领太鲁部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开拓领土,掠夺财富,当时太鲁部南部的大汉帝国的内乱还未停止,但玄黄教起义已经被大致平定,剩下的只是那些在玄黄教起义中趁机做大的地方诸侯之间的争斗。

    但虽然大汉帝国四分五裂了,但反而对抗外敌时更强了,因为那些大汉诸侯手中的军队也都是在内战中脱颖而出的雄兵强军,尤其是与太鲁部比邻,挡住太鲁部征伐大汉帝国内地通道的朔州,并州和幽州三地的诸侯军队,更是彪悍,又有地利之便,刚刚乘势崛起的太鲁部,很难战胜这些汉帝国诸侯的军队,而且即便是战胜了,太鲁部肯定会损失惨重,很可能又要衰弱泯然众人了。

    阿史那特勒自然不会去做那种吃力不讨好之事,所以他在东方征讨了朝鲜半岛上的两个小国新罗和百济后,稍稍填补了自己那贪得无厌的胃口后,立即就是准备挥军西进,准备争夺亚欧大陆北部大草原的中段,也就是正对着整个汉人口中的西域、中亚和波斯北部地区的游牧地带。

    尤其是正对着突厥部落发祥之地的阿尔泰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