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四章 横刀和灌钢法(第1/2页)  骑马与砍杀大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后李铮决定挑选八千多名最是身强力壮的俘虏,还有两千名通过各种渠道寻来的,或多或少拥有一些兵器或是工具制造技艺的工匠,成为自己自己第一座武库,也就是一号武库中的工人。

    照李铮的估计,两千汉人工匠一天工作八小时,外加八千异族奴隶工人一天工作十六小时后,这个一号武库一天的工时能有二十万个工时,如果用全部生产玄铁甲,一天也能生产两百套玄铁甲。

    而且随着武库内工匠和工人制作出来的武器越多,经验越丰富,其中的普通工匠会变成更高级工匠,普通工人也会变为工匠,所以工时会不停的增加,用不了几日,一天就会生产出来三百套,四百套看情况不消几月,李铮甚至能让他手下的所有士兵都换装上玄铁甲。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制约武库产能的除了工时这个因数外,还有另外一个大因数,那就是原材料,尤其是锻造兵器所需的钢铁,是制约李铮提高产能的一重大原因。

    李铮现在铁料来源只要有两点,一是熔解缴获的兵器所得的铁料,二是从双河用真金白银购买,仆固氏控制的双河镇,虽然是原本安西六镇中人口最少土地最为贫瘠的,但其境内却是多有铜铁之矿,因为李铮一直结好仆固怀恩,多次送仆固怀恩喜欢的珠宝,又是让他登上安西副大都护之位,所以与仆固怀恩的私人关系极好,仆固怀恩开出的铁料价钱到还算公道。

    但双河境内的那些铁矿厂,因为仆固氏的治理不善,导致铁料所产不多,在满足双河镇自身所需,和卖给签订合约的常客后,每月能够匀出来卖给李铮的也是不多。

    至于中亚其它的铁料供应者,也不是没有,但多是李铮的敌人,比如米尼公国,又或是隔的太远,根本运不过来,所以,李铮想要足够的铁料,让自己的武库满负荷运作,就只剩自己开矿这一条道了。

    所幸李铮所据有的那段勃达岭山脉南麓,到的确是有铁矿存在,但因为开采难度太高,依这个时代的技术无法开采,所以一直都是无人问津,但李铮却是有技术能开采的。

    新解锁的武库,并非单纯就是一座兵工厂,它还有许多的附属工厂,而采矿场就是其中之一,只要选定对位置,造下采矿场后,无论埋藏的多深多难采的铁矿都能被采到了。

    而有了采矿厂,怎么能没有专门将矿石冶炼为钢铁的冶炼厂,而与此同时制造盔甲内衬所需的皮革厂,制造长矛骑枪的柄所需的木材厂,一个都是不能少,最后李铮发现要维持一座武库的正常运转,竟然需要十几个附属厂。

    李铮立即就是耗掉这一次疏勒大战自己所得功勋点的五分之二,开始建造武库和那些附属厂,为了节省功勋点和建造时间,也为了保密性和掩人耳目,李铮直接将自己境内的一座坚固的城池当作了武库的主体,那就是大石城。

    这座城池虽然占地不大,位置也是偏僻,但因为原本是龟兹军设在勃达关后的第二道防线上的重要前沿城池,所以多经过修缮,城高墙固,可以说就是一座堡垒,将在这座城池改造为武库,李铮很是放心。

    为防泄露军工秘密,或是为防叛徒奸细诈开城门,使得大石城从内部被攻破,所以将武库选址在大石城后,李铮便下令尽迁城中之民到别地,将大石城打造成一个只有工匠工人和守军,施行军事化管理,固若金汤的真正堡垒。

    在一号武库也就是大石武库,及其附属工厂有条不紊的修建的过程中,李铮也是开始思索要造什么武器来武装自己的军队了,因为他现在能造出比这时空汉军制式兵器更好的兵甲了,这一次疏勒大战后,李铮威望提升很多,不止是得到许多功勋和威望提升,解锁了武库这一功能,而且那科技树也是疯狂生长,让现在的李铮可以去用功勋点研究原本时空唐宋时期的军事科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