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1怼是一种生活的态度(第1/3页)  进击的青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整个学生生涯,白一展都是那种最没存在感的那一类人。

    小时候因为开慧比别人晚得多,临到幼稚园毕业连一加一都不知道等于几,基本上是天天挨胖阿姨数落。

    揪耳朵是胖阿姨最常用的体罚方式,并以此为趣,却成为了白童鞋心底一处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

    等到小学三年级,白爸白妈才把他从乡下的爷爷奶奶那里接回城里,可怜的白童鞋是晒得黑不溜秋,瘦的两条肋骨根根清晰可见,用青岚市当地方言说就是小黑皮猴子。

    刚进城,小白一展是极不适应的,城里女孩白白净净,清瘦可爱,个个像小公主。

    城里的男孩胖胖乎乎,发育良好,个个像小勇士。

    特么的,他一个丑的是那么得特别!

    那时候,有几个同班级的熊孩子,可能是大人缺乏管教的缘故,总喜欢拿他乡下人身份说事,特爱嘲笑说他就是个乡巴佬。

    加上身边没几个玩伴,从那时起,原本从小调皮捣蛋,顽劣不堪,上能爬树摸鸟蛋,中能偷瓜窃番薯,下能抓鱼钓龙虾的白童鞋,便因为自卑情绪而逐渐变得沉默寡言。

    十二三岁男孩进入青春期,开始对身边的女生产生兴趣。

    白童鞋那时刚好上初一,有个小女孩是他班上的,因为和他家离得近,两个人经常一起放学回家,白童鞋久而久之便不知不觉喜欢上了那女孩,两人时常交换《少年文摘》c《语林》等文学杂志看,也一起有过很多次愉快的下课时光,可惜女孩初三时候就随父母搬离了青岚市,自此杳无音信,

    这便是他的那一场朦朦胧胧,青涩无奈,兴许连初恋都算不上的青春悸动。

    但也是他青春期里,最值得珍藏的温暖回忆。

    等到顺利考入青岚市十六中后,白一展却遇到了他最不顺利的高中五年。

    一个是指学习方面的,总体来说初中升高中后知识跨度非常大,初中三年学习的知识总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学习量。

    比如数学,高中数学理科生需要学习十本书,每一本书都有高考的重要考点,英语单词量从初中要求的1600个,上升到3500词500短语。

    所以在新高一一开始很多学生会有“撞墙”的感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陡坡效应。

    如果说高一那会别的学生有的撞的是豆腐墙,轻松跨过继续保持领先姿势,有的撞的是塑料墙,找到缺口也能很快走上正轨,有的撞的则是石砖墙,磕得满头包未必越过这道坎。

    那白一展撞的就是铜墙铁壁,费了很大功夫也然并卵,到高一下学期结束要分班时候,他成绩还是烂的一塌糊涂。

    不光是有陡坡效应在作怪,也和他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剧变期,逆反心理严重,适应力差有关。

    另一个指的是学习生活方面,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在学校,生理有缺陷,性格有缺陷以及不合群的学生最易受到欺负。

    校园欺凌历来都是一大教育难题。

    rb每年有那么多因校园欺凌事件选择自杀的少男少女,白一展倒没这些人脆弱,却也备受煎熬了许久。

    碎颅者马药鑫的极端而变态的行径,有时候真不难理解。

    面前的女生叫谢媛媛,就是当时欺负他最来劲的几人中的一位。

    这些人是怎么欺负他的呢?在此一一举例:

    第一就是勒索钱财和故意挑衅式的推搡c绊倒。

    第二指挥他跑腿买零食饮料。

    第三是语言攻击,包括给他取带侮辱性质的绰号,嘲讽辱骂等。

    至于其它的还有在他书本上随意涂改啦,在黑板上把他化成猪头样供全班取笑啦,诱导集体孤立排斥他啦等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