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醉酒(第1/2页)  山城佚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格拉丹东峰南麓的一股细流,在自然伟力的安排下,淌过了茫茫大草原,切开了嵯峨横断山,沿着盆地的南缘前行,在巫山和大巴山组成的大门前踟躇。

    这是它东去路上的最后一道坎坷,跨过了这里,未来便是一望无垠的田野和无边无际的大海。湍流c漩涡c浊浪,在最后的考验之前,它仿佛一个愤怒的呐喊者,一边发出声嘶力竭的咆哮,一边用尽浑身力气去撕裂命运的阻隔。

    这股细流在汇入了无数股细流后,终于以磅礴的姿态冲开了坚硬的山峦滚滚涌向自己的归宿,而他撞开的缺口,一道c再一道c又一道,依然留在那里,日日夜夜用浪涛声讲诉着大江东去的史诗,而这里,被称为三峡。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自三峡上溯八百里路程,嘉陵江在此汇入大河,便有一座城叫做重庆。着是一座山环水绕的城,江河从它的两侧流过,中间又是高低不平的山峦,从直抵江面的水码头,到百尺危崖上的街市,这城像是一个顽强的生命体,抓住一切可以生长的平面蓬勃向上。而她的裙摆之下,是回环的街道,燥热的骄阳,铿锵的号子,一辈又一辈,千千万万的普通人。

    据说许多离奇的故事里总有一个胖子,这个故事也不例外。

    何不归记得踏进火锅店的时候,还只是傍晚,太阳斜斜地把山坡上楼房的影子直拉到长江里,遮住一半的江面,而江面的另一边又是剪碎的光斑,跟着江水的起伏摇曳,辉煌粼粼像一团火。可不是么,重庆的夏天就是一团火,无论你在哪里,总是在烧灼着你的灵魂。

    “外面真jb热”一到夏天王胖子就格外难熬,“进去进去,老板,搞快点整一件啤酒来,硬是热得老子遭不住”。

    王胖子的大名叫王万山,是何不归的大学室友兼好哥们儿,万州人,中型胖子,是个勤劳的富二代,脑子活人脉广,做物流生意,毕业几年已经事业小成,可是粗犷的性格改不了,骂不离口,不拘小节,俨然已成为接地气型青年小资本家。

    “啥子哦,咋过就青年资本家咯哟,帽子不要乱扣,我这还不是响应国家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只是运气好运气好,”王胖子闷完一杯啤酒开始说话了:“今天这个酒嘛,一个是好久不见招呼大家伙聚一下,另一个是给大家介绍下我的兄弟伙,何不归,归哥。”

    何不归最近刚丢了工作,百般无奈下想到了投奔王胖子,但王胖子说把兄弟关系变成雇佣关系是一件要不得的事情。但他可以给何不归介绍几个做生意的朋友,何不归跟着他们做事,有王胖子的面子在收入不会低,业务之间还可以多往来,岂不美哉。于是便有了今晚这个饭局。

    王胖子的性格,受不了彬彬有礼的高档饭店,说起吃喝,专爱找那些苍蝇馆子,用他的话说,虽然他挣钱了,但是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民群众,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所以今晚的饭局,是老火锅。

    重庆人吃火锅,跟外地来的游客是不同的。外地游客都是看广告c查攻略,去那些营销过的网红火锅店。本地人就不同了,要么是认准那几家,从小吃到大,要么就是每次攒局前,百般打听,专找那些口耳相传的独家小店。

    何不归他们今天来的这家,就在东水门附近的一条小街上,开在一个废弃的防空洞里面,叫做“十八门洞子老火锅”。

    抗战的时候,重庆作为陪都,从1938年到1943年,五年多的时间里,承受了日军218次轰炸。重庆城依山而建,为了躲避空袭,人们便向山腹里开凿防空洞。战时这些地下掩体为百姓们提供苦难中的庇护,由于开凿的防空洞实在太多,加上时局动荡,没有任何机构能完全掌握这些防空洞的所在,它们就像一个秘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