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临昏不言日已末 日升莫道来日多(第1/3页)  凤舞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雨慈与祝融来到萤火洞,两人便商量起如何能用音律来牵制共工,使其走火入魔。

    一道难解之题

    两人商量许久,难有答案。

    祝融以竹筒盛水“慈儿,不要太过为此烦忧,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车到山前必有路”。

    “话虽如此,那共工即将炼成精钢蛇剑,不找到破解之法,总让人心有不安”。

    雨慈喝了一口水,放下竹筒,轻轻摇头叹息。

    人在心绪不定之时常常手足无策,总想找一个依附之物。

    雨慈轻叩竹筒,那竹筒竟然发出s“咚咚”之声。

    声音在山洞中回响,尤其显得浑厚

    雨慈随以轻叩,重叩,皆发出不同之声。

    雨慈拍手叫好“有了有了,这竹筒盛水叩之即发出不同声响,我们何不以竹节为敲打乐器。试试其音效如何”。

    祝融听得也有道理,顿感兴奋异常。

    遂去洞外砍来一些竹子,粗细有拳头大小,雨慈手抚竹节,思绪良久。

    “我们选用竹子以十八节为一整体,于每一竹节之上开一方形小口,然后在竹节连接之处的上方打一小圆孔,孔孔相对。再向各个竹节上方的方形之口注水。第一节注水至不从口中溢出为好,下面的竹节依次递减水量。节节盛水不同,又有其特定的比例。待注完水之后,再将上方的小方口掩住,以石末封死。然后仍以竹木作架,将这十八节的竹竿撑起。以竹木做锤敲打之,必有玄妙之音律”

    祝融虽然听得有道理,但一时又难以理解。雨慈又以石墨为笔,在一青石板上将自己所说一一绘出。

    祝融看得兴致盎然,当下按其所绘,一会儿功夫便将一架乐器制成。

    雨慈拿一竹锤轻叩竹节,只听“咚咚”之声迂回反复,听之即醉。

    雨慈兴奋地又蹦又跳,从第一节依次敲到第十八节,声音长短不一,相互交错,让人回味无穷。

    雨慈开心地说:“我们的竹排咚终于有了雏形”。

    祝融笑问:“什么竹排咚”

    “我们敲击竹节发出“咚咚”之声,我们就叫它竹排咚吧“。

    祝融也说好。

    ”融哥,我们各负责敲击其中九节,我们先按竹节依次敲之,再依次逆而敲之,再依次隔而敲之。所谓远近不同,高低各异,必能奏出异样的韵律“。

    两人遂按其所说敲打竹节,果然轻重之声相互穿插,十二细雨唰唰,时而又如瀑布倾斜而下。敲到兴奋之处,两个人手手相牵,手舞足蹈,身随心移,心随律动。

    直敲得小鸟在洞口绕飞鸣唱,老鹰半空停驻侧耳倾听,羊儿忘记了吃草,兔子把警惕放松。众蝴蝶失了路径,纷纷循声涌入洞中。看见会移动的花朵更是钟情,一大群蝴蝶扑在雨慈的身上,细翎高翘,翅翼扇动。

    两人痴迷于此情此景,忘记了敲击乐器。音乐一停,众鸟散去,蝴蝶也纷纷飞出洞中。

    当一切都安静下来,两人才回过神来。雨慈思索片刻“如有九个竹排咚一起演奏。其效果必然不同,我们两个人每人负责九节,间距过大,须移动敲之,导致音律连接稍显不协调。若每人负责三节,则不需移动,能致音调紧凑,亦不致失和。每人负责三节,则每根竹排咚需要六人,制九根竹排咚则需要五十四人”。

    “人员不成问题,只是编排音乐需要众人协调一致,恐怕也要需些时日”祝融略显为难地说。

    “这些倒不是最难的,难就难在这些竹排咚尚不够粗大,所奏之乐不够强悍,没有足够的震撼力”。

    “我这已是选的最粗的竹子,再没有比这更粗大的了”祝融沉吟片刻又说“在离此不远的云龙峰上,有一老者,从不与人言语。他那里有十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