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徐元香(第1/2页)  十年繁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尧姜前去立政殿的时候,显然有人比她更早到了这里。

    行至殿门前,里头隐隐约约传出些许谈笑声,其中陈皇后的声音淡淡,似是兴致不大,只应付了几句而已,更多的,还是另一个女子的喋喋不休。

    宫人领着尧姜进去,里头的谈话便戛然而止。

    “怎的来得如此早,可是没睡好?”陈皇后瞧见尧姜,诧异道。

    尧姜上前屈膝行礼,如实道:“昨夜魇着了,早早地便醒了。”她说着,站起身来,踱步到陈皇后身侧坐下。

    此时的陈皇后全然忘却了身旁女子的存在,听见女儿魇着了,微蹙眉头:“好端端的,如何会魇着?”

    这个问题尧姜着实不知晓应当如何回答,抬眼之间瞧见陈皇后眉目中满是关切,她笑了笑,露出颊上的两个梨涡来:“母后今日瞧着精神不错,”尧姜一面道,一面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坐在陈皇后右下首的一个女子。

    不认识,没有任何的印象。

    尧姜费力地想了好一会儿,对眼前的这个女子仍旧一无所知。

    许是察觉到尧姜打量投来的目光,那女子敛下眼帘,纤长的睫毛微颤,起身朝着她屈膝行礼,声音柔和:“小女请殿下安。”

    陈皇后这才后知后觉,睨了那女子一眼,对着尧姜不紧不慢地解释道:“这是你二舅父的未婚妻,徐尚书家的小姐。”

    不过三言两语,甚是言简意赅,似是连多余的话都不愿意再说。

    尧姜心中一怔,陈皇后在家行三,上头有两个姐姐,却都是庶出,唯有三个嫡出的哥哥。尧姜的二舅父,便是陈家的二公子。

    说起来,尧姜的这个二舅父亦也算是个奇人。

    尧姜虽说对他的印象不深,却时常从母后的只言片语了解了不少。

    二舅父曾经有个青梅竹马的未婚妻,只是那女子福薄,长到十四岁,眼瞧着还有一年及笄就能出阁的时候,却失足落入了水中,一命呜呼了。

    悲伤之余,二舅父不顾家中众人反对,直接去了万安寺,当了好些年的俗家和尚。

    直到尧姜的外祖母曾氏病重,这才回到了家中。年少时二舅父因着并非长子,无需光耀门楣,读书向来吊儿郎当。后来自己的嫡亲妹妹入宫当了皇后,二舅父摇身一变成为了国舅爷,于是便更加不思上进,终日无所事事。

    若非未婚妻逝世,想来二舅父还要做好些年的纨绔子弟。

    随着外祖母曾氏的病逝,二舅父突然如同开了窍一般,开始奋发图强起来。同年八月下了场,竟是一举中了进士,外祖父大喜,于府中设宴三日。

    家中诸人原本对二舅父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如今不曾想到,这个所谓的“烂泥扶不上墙”的二舅父,却是如同鲤鱼跃龙门一般。

    陈家人尚且诧异,建元帝便更觉意外。

    以至于二舅父中了进士之后没多久,直接便被建元帝下令安排进了门下省,领了左拾遗的差缺。

    虽说左拾遗不过正八品的官职,但是却是一个言官,上升空间极大。

    不过前一世的二舅父并没有在仕途上走多久,外祖家出事前一年,他便辞了官,不知所踪了,陈家人对外宣称他是云游四方,直到尧姜身亡,都再也没有关于这个二舅父的半点消息。

    重活一世,倒是没有想到,见到了二舅父的新未婚妻。

    尧姜有些失笑,客气地朝着徐元香颔首。

    不知晓这位尚书府的小姐一大早,便到了立政殿,究竟所谓何事。

    心中忖度着,嘴上却是丝毫没有犹豫:“母后与徐小姐可是有要事相商吗?”她睁着眼睛,黑白分明,颇有些不谙世事的模样。

    陈皇后面上神情温和,有宫人奉上茶水和蜜饯,她便将蜜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