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流水有意落花无情(第1/2页)  临君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臣以137颗胡人头颅,以千骑长的荣誉,恳请陛下收回对平顺王妃的封命!臣愿为陛下驻守边疆,十年不退!”

    前半句话说出口,朝堂上就一片寂静,后半句时,已经只有跪在地上的男子的声音在回响,伴随着参差不齐的吸气声,朝堂上,落针可闻。

    右下第一的夏侯大将军已经闭起双目,垂于身侧的双拳微微握起,不可抑止的颤抖。

    连皇上身边的宣旨小太监都惊悚的看着跪在殿堂的男子,像是在看神经病一般。

    近百道目光落在背影挺拔的男子身上,夏侯翊虽然跪在地上,屈膝却未卑躬,后背停的笔直,如坚定不移的老松。

    赵国已经很久未和北方凶残的胡人有过接触,胡人,对未上过北境战场的人来说,就是凶残和野蛮的代名词,137颗胡人头颅,放在已经平稳了近十五年的赵国朝堂上,可以算是不小的战功。以如此战功,实打实的千骑长美誉,和死守边疆十年不退,来换一个女子出王府,而这个女子,还是不久前刚被天子钦点的平顺王府的王妃!朝中反应稍微快点的大臣已经将昨日平顺王府外发生的闹剧和此联系起来,前后理清了思路,震惊的无以复加,这样一个敢为女子挑衅天子权威的男子,不知道算是疯子还是痴情种!

    赵天子看着底下心思不一的众人,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但并未是众人想象中的震怒,等底下所有人的情绪都酝酿到顶峰时,才缓缓开口道:“镇守北境,是燕王的事情,并州是他大燕国土,何须我朝将士舍生忘死。”

    夏侯翊没有一点随坡下的眼力见,固执的道:“臣心甘情愿,为赵国多增一道门户,只求陛下——”

    “够了。”

    夏侯翊这次的话还未说完,就被龙椅上的男人打断,赵天子这次的出声,终于带上了足够的威严。

    “你于北境作战有功,137颗头颅,本可将你的千骑长升为万人都尉,但你昨日于平顺王府外闹事,不知大小,以下犯上,念你有功,功过相消,此事无须再提!”

    上首的赵天子终于拿出了帝王威严,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夏侯翊垂头跪在天子脚下,固执的没有说话。

    满朝文武大臣却是品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夏侯家小儿在平顺王府外扬言要屠王,已经是可以定为大逆不道的死罪,念在夏侯大将军的情分上,虽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如今天子却是一句“以下犯上,功过相消”轻飘飘的带过,不可谓不圣宠。夏侯大将军作为赵国少有的,兵权极大的武将,不少人都在揣测皇室何时会借机削兵权,没想到此时竟然没有怪罪,反而恩宠极大,对夏侯家小子栽培的意味明显,莫不是这个叫夏侯翊的小子会成为第二个夏侯大将军?

    退朝时,几个原本的夏侯大将军关系一般的官员也过来套近乎,口中说着年轻气盛c血性方刚这样的安慰话语,夏侯大将军一个个谢过,脸上的苦笑意味更甚。

    入了夏侯府,大将军瞬间一脸冷漠,夏侯翊闷声跟随在身后,入了书房。

    大将军的书房极为简陋,只有一张书桌,两把椅子,其中一把还在昨日壮烈牺牲,如今只剩一桌一椅,十足的武人风范。

    夏侯惇并未坐在椅子上,而是转身面向儿子,问道:“你可知错?”

    夏侯翊沉默不语,大将军就这么看着他,等着他答复,许久,夏侯翊才似乎轻笑了一下,喃喃自语,声音并未刻意压低,“有什么知不知错,输了便是错了。”

    夏侯大将军凝望着这个自小就被自己寄予厚望的独子,眼中有一丝失望。

    “你还是不知道,你不是错在从前线奔赴回来,也不是错在和平顺王赵烨争风吃醋般的打闹,而是错在不该和当今天子谈论条件!你以为你在北境待了三年就很了不起了?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