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第1/2页)  草原上的红飘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包大勇去北京上学的时间,这一段时间娜仁花紧锣密鼓地给儿子准备着各类生活用品,萨日娜一个劲地劝妈妈,学生在学校用不上这些东西,带点钱自己随时填补就行,她说:“我都有点嫉妒弟弟!我上大学时你怎么没有为我准备这么多的东西”。

    娜仁花摸了一下女儿脸说:“别没良心,你开始上大学时妈妈隔三差五地去学校看你,哪次空手了,这次弟弟要长时间离开妈妈,妈妈这不是不放心吗?再说你是女孩子,生活上比男孩子细心,大勇是男孩子,妈妈能放心吗!”萨日娜说:“大勇!姐姐不想出国啦!今年考研也来北京和你做伴,欢迎不?”大勇攥起拳头说:“来吧!弟弟我一定保护好老姐!”萨日娜打一下大勇拉着长音说:“不要叫我老姐,要叫姐姐!”

    九月份的北京,正是旅游的最佳季节,娜仁花给小女儿金梅跟学校请几天假,也带着来到北京,小金梅虽然是生在北京,但是小时候的印象对于一个三岁还不到的孩子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印象,她蹦蹦跳跳地挎着妈妈娜仁花左边的胳膊,右边的胳膊是大女儿萨日娜挎着,儿子包大勇拉着行包紧紧地跟在后面。她们这是下火车后打汽车直接来到清华大学附近的一家宾馆,因为还有一个星期才能开学,娜仁花想提前来和儿女们游览一下北京。

    第二天她们就开始旅游,当然第一站是,在广场上c烈士纪念碑前c金水桥边c纪念堂,都留下了她们的身影,顺着故宫博物院的前门进去,他们观看诸多景观之后,从后面又进入北海公园,这里是小女儿金梅最喜欢的地方,两眼冒着小星星般地看着各种动物,情到尽处就抱着妈妈亲一口,娜仁花也用溺爱的眼神看着女儿。当游完八达岭长城c颐和园c亚运村这些景地之后,离儿子大勇开学只剩下一天,妈妈娜仁花做出决定,明天不出去游览,其它景点留下以后再来北京时再去,明天咱们去游览大勇他们的校园,这样既能帮着大勇熟悉环境,也能叫咱们全家人了解一下清华。

    说起清华园人们都知道是指清华大学的校园,进过清华园的人看到这里的环境和人文景观心里都会感到大气美观,因为这里积淀着上百年的中华文化的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福布斯世界大学校园评选活动中,清华园榜上有名。

    一个外国学者给清华园总结了十二个字就是:学堂c楼c馆c大c气,清华c门c亭c荷c美。

    “学堂”是指建于清代的大学堂,这是梁思成先生领衔的工程,是中国最早的清华土木工程系所承揽的一所具有哥德式风格的建筑。

    “楼”是指教学主楼,这所教学主楼始建于解放后和文革前,完善于改革开放后,是全校最大的一座综合性教学大楼,主楼楼体隐含着前苏联的风格。

    游人可以顺着观光楼体登上楼顶,站在楼顶四望,整个清华园可以尽收眼底。

    “馆”当然是指“图书馆”,清华的图书馆是藏书量排全国前五的图书馆,在全世界都有很高的名望。

    “大”是指学校的大礼堂。这是一座融合希腊式和罗马式的建筑风格,由美国设计师设计,始建于1917年,1920年完工,它与“图书馆”c“科学馆”c“体育馆”一起构成清华四大建筑。

    “气”是指最早建筑的“老式气象台”,这是始建于1931年5月的清华气象台,1997年清华组建了天文系,这里被改为“天文台”。

    “清华”是指“清华遗迹”,这里有“水木清华”c“工字厅”c“古月堂”等景点。这些都是老清华留下来的胜迹。

    “门”是指“二校门”,原为清华老校门,是清华的标志性建筑,与清华学堂同期修建,是游人合影留念最多的地方。

    “亭”是指“闻亭”,这是为纪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