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红颜误(下)(第1/3页)  越冠朝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若说前几日,怀宁还在为自己能够快速摆脱流言蜚语的困扰而庆幸,可临近婚期的这几天,她却愈发高兴不起来。骆家,骆一桓,对她来说都是无比的陌生。迷雾漫漫,她看不清前方,而身后,却已没有退路。

    此时,也只有昭阳宫里飘出的丝丝清香,才能换来她心底的一份安宁。

    天气仍旧寒冷,昭阳宫暖阁里的炭火烧得正旺,宫女将一碗红枣桂圆羹端到怀宁面前,她淡淡地望了一眼,这羹看起来还是那样香甜软糯,可如今,却没了胃口,她将目光移到了窗外,望着院子里的枯枝,听着呼啸的风声。

    宁贵妃见她迟迟不动羹勺,便疑问道:“今儿是怎么了?这红枣桂圆羹可是你素日里最爱吃的。”

    “春日了,却还是一点生机都没有。”怀宁郁郁地说着。

    “正月还没过,这天儿总得到了二月才能稍稍暖和啊。”宁贵妃笑笑,觉着怀宁的话又是这般孩子气,便没有多加理会。

    “不知当年贤妃娘娘出嫁时的心情如何?”怀宁冷不防冒出了这样一句,倒让宁贵妃心中微阵,她并没有追问怀宁所问何由,只是淡淡答道:“但凡女儿出嫁,离开父母双亲,心中多半都是不舍,更何况贤妃远嫁异国,故园草木,只能遥望却不及,忧思之情总是有的。”

    隽秀的脸庞转向屋内,怀宁呆呆地望着那碗红枣桂圆羹,伤感的目光稍渐转喜,她慢慢地端起,轻轻吹了吹,小口地吃着。再抬头时,面颊上却多了两滴泪珠,也不知是不是被红枣桂圆羹的热汽迷了眼睛。

    怀宁看着宁贵妃笑吟吟地望着她,便将手中的羹碗放下,斜着身子伏在了宁贵妃的膝上,抹着眼泪,极力克制着自己不放声哭泣,哽咽道:“以后没有人给我做红枣桂圆羹了”宁贵妃爱抚地理着怀宁耳后的发丝,慈声地安慰着:“怎么会?以后母妃做好了,日日都给你送去,到时候你可别喊腻哦。”

    就这样,她静静地躺在宁贵妃的怀中,眼角的泪水不听使唤似的,顺着贵妃锦袍上的绣纹流了下来。

    生母已逝,她感恩于养母这些年来视她如己出的抚育之情,从无半点苛待与偏私,这份情谊重如山,深似海。出阁在即,更为不舍。

    这些日子,她总是来往于朝乾殿与昭阳宫之间,皇帝朝务繁重,纵使无暇与她过话,她也愿意在一旁奉茶陪伴。

    这日,秦王元卓请安出来,就与刚要进朝乾殿的怀宁迎面撞上,怀宁素来不喜欢这位四王兄,便想行个礼敷衍过去,谁知这元卓拦着她聊个没完。

    “还有两日就是婚礼了,怀宁妹妹怎么不乖乖地待在自己宫中,这待嫁女子到处乱跑,可是不吉利的。”

    怀宁见他语调轻浮,只想赶快离开,便冷面道:“怀宁出嫁在即,理应向父皇母妃话别,父皇正等着召见,恕我不能奉陪。”说罢便翩翩离去。

    对于怀宁冷漠的态度,元卓并未动气,虽说这美人嫣然一笑才更美,可蹙眉愁态,面色如冰的美人也别有韵味,元卓伸手摸了摸下颌的小簇胡须,转身看着怀宁进殿的背影,风吹着胭脂粉的罗裙后摆在台阶上舞动,手提裙裾,衣袂飘飘的体态柔美动人。

    说到底还是这骆一桓有福气,纵然怀宁不是金枝玉叶,但能够得到如此姿容绝妙的女子,也算是值了,焉不知这是突然走了什么运元卓站在台阶上思量了好一会儿,直至怀宁进殿才离开。

    转弯处,恰遇两个小宫女在悄悄议论:“自从公主被指了婚,就天天往陛下和娘娘宫里跑,听昭阳宫的小萃说,公主总是对着娘娘哭哭啼啼,一点儿都瞧不出高兴的样子。”

    “啊?不会吧,这婚可是公主自己向陛下求的,怎会不高兴?”

    “大家都说,公主是拿婚事和陛下赌气,根本不是心甘情愿,不过,倒是便宜了骆家的公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