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徽恨何来(第1/2页)  佞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望着小学馆热闹的蒙童们,林清并没有进去斥责他们,静静地观望了一会便离开了。只是学童们似乎感受到一股冷风吹来,心中莫名的紧了两下。

    午休过后,便是描红的功课了。只是今天下午先生似乎十分喜欢说话,朗声介绍道学童要临摹字帖。

    “字如其人,人亦如之。你们既然要识字学文,必然要执笔书之。五指持笔,皓腕用力,看着先生持笔的样子。”林清看着认真听讲的学童,忽略掉屋外望进来的陈惕。

    “太高了,你不是写行书,低些。”林清一边手把手教着自己的学生如何持笔,一边告诉其他人一些注意事项。陈惕在屋外羡慕的看着里面的顽童,恨不得以身代之。

    想他上辈子可是一个纯纯的理工宅,别说写毛笔字了,就是给他圆珠笔都写不好。不但字迹潦草,更是春蚓秋蛇。

    只是如今自己坐在屋外,先生自然没有教自己的义务。陈惕只好趴在窗户上认真的观察着,对看过来的同窗傻傻地笑了笑。

    等到林清已将屋中每个学生的持笔姿势纠正的差不多,陈惕也完全记住了。只是苦于手头没有毛笔,终究少了些实战经验。

    “嗯,你们记住持笔的姿势就好。下面我就来讲讲,你们要临摹的先贤遗笔。”林清挂上几幅字帖碑文,开始了讲述。

    “书院中备下了几种帖子,只是真迹你们就别想了,先生我也是很难见到。所以我通常将碑文拓印下来的帖子让学生学习,一来碑文勒石,亘古不变;二来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比着那些赝品高上不少。

    来,都看看。先生给你们带来的这几份碑帖,你们觉得哪个顺和心意,就选哪个。不过事先说好了,这些碑帖是先生我暂时借给你们的,你们入帖之后记得还给先生。”林清在墙上小心的展开三幅碑帖,如数家珍的介绍起来。

    “这一副是颜公的《多宝塔碑》。起笔藏锋,兼用露锋;收笔强调护尾;撇轻盈而体健,捺粗壮而有力,故有蚕头燕尾之称。”林清似乎已然沉醉于书法之中,忘却了他教的是6岁顽童。

    “这一副是大欧的《九成宫醴(li)泉铭》。其碑奉召而作,欧阳率更书艺已臻炉火纯青。点画方圆兼备,稳健含蓄更是丰腴浑厚。”林清似乎就是学的欧体,看着自己亲手拓下的碑文久久不语。

    “下一幅。”似乎想起了什么,林清回过神来继续往下介绍:“此贴乃柳尚书的《玄秘塔碑》。其楷书清刚雄健,气象雍容最显筋骨。

    好好端详,认准哪副就不能变了。你们以后的几年时间里都要日日读帖,直到入帖才能说是入门了。”

    听到先生说选了其中一种不能变了,屋中的学童只好看来看去。看着这几幅碑文,学童们也知道自己族中叔伯的笔迹怕是也只能评一个可堪入目。

    只是知道是一回事,作出决定是另外一回事。尤其是小小年龄便有了选择困难症的孩童,要不是有先生在场他们怕是恨不得把这三幅全部占为己有。

    “选好了吗?”林清注意到屋外的陈惕都开始无聊的打着哈欠,知道时间给的够长了。而且你不逼迫他们一下,他们永远选不出来。

    “先生,我选中间的”

    “右边的”

    “没想到你是这般,左边的!”

    伴着嘈杂的声音,不知是谁发现了先生桌子上还有一本巨大的书册。

    “先生,你桌上不是还有一份吗?”

    “这个啊!”林清看着跟桌子一般大小的书册,有着几分感慨:“此书册乃一人而成,其来历倒是有几分神秘。”

    “神秘?”一听有故事可听,学童们一个个翘首以盼。

    “此书乃一宋氏之人所做,其中不但有诗词文章,更有画作。只是其人有着几分传奇色彩,再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