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下蛋(第1/2页)  农女种田致富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流言珍娘可以不在乎,有些事珍娘却不能不在乎。

    山上的鸡已经养了有一段时日。本来这么大的鸡仔正是长得最快的时候,可除了个别长势不错,其他变化都不大,有些还瘦小了。

    这下珍娘心里慌了,鸡仔是好的,长不大不就是没吃饱吗。山上虽然有虫子,但需要鸡仔自己挖,也不像山鸡那样几十只占着一个山头,抢不过虫的鸡仔自然就瘦小了。家里的粗粮细粮得留着自己吃,剩下只有一斤糠,那斤糠本来就是要给鸡吃的。

    一斤糠给30只鸡吃根本不够,珍娘一把一把地喂,两天就干净了。

    镇上离得远,鸡是一天比一天不能吃,珍娘又没有车,就算真上镇上买粮,珍娘也不见得能背回来。于是就打起了在村里收糠的注意。

    第一家目标就是隔壁的老庄家。老庄家种着三十多亩,想来应该是有余粮的。

    珍娘去的时候,庄大爷真c正带着俩孩子在田里干活,只有庄婶跟翠姐在家。

    珍娘向庄婶买粮,老庄家却匀不出多少。

    老庄家是佃的田,虽然是良田,可还掉六层租金后比种薄田还要少些。每年秋收,庄大爷就会算好一年家里需要的粮食,多余的就会拉倒镇上卖掉。这样一来,家里囤积的粮食更是只够自家人吃。

    庄婶最后还是匀出了20斤糠给珍娘,家里的糠也是混着烂叶子拌给猪吃的。那玩意硌嗓子得很,又不是灾年,没理由给家里人吃。

    种田和养猪,就是老庄家所有的进项。

    一开始珍娘是按镇上粮铺的价格给钱,庄婶没同意,一斤只收3文钱。比镇上粮铺价格低些,不过镇上粮铺的收购价也是3文钱,庄婶没有亏。

    珍娘每天给小鸡仔吃些糠,不过半个月,果然都长大不少。明确了粮食的重要性,珍娘有打算再收点,毕竟离鸡仔长成生蛋还有段时间。

    村里种粮比较多的除了老庄家,就只有黄伯家跟村长隔壁的周老四家。黄伯家人口少,吃的粮也少,余量应该会多,所以珍娘想先去黄伯家瞧瞧。

    珍娘上了黄伯家。黄伯家只有黄伯跟他小儿子在,怕白天两人不在家中,珍娘是傍晚时分去的。

    道明来意后,黄伯跟干脆地出了三十斤糠给珍娘,还出了十斤粗粮。上回去镇上的时候,看珍娘粮食都是在粮铺买的,那边价格高,背回来又累,干脆跟珍娘说,以后买粮都上他们家买,细粮没有,粗粮管够。

    黄伯屯了不少粮食,他觉得大儿子随时可能会回来,回来可不能没饭吃啊,难道种庄稼的还要跟别人买粮,这要是说出去他不得抬不起头。

    有了黄伯的许诺,珍娘也不用大老远弟跑镇上去买粮食。

    珍娘的小鸡仔一天比一天大很快都有成鸡的样了。

    山地上的果树也开始结果子了,这几天珍娘每天都忙着打果子。

    这些野果子长得小,每一个枝头上都挂着满满的,等成熟了,“印”字都不好印。树上的果子结的越多,养分竞争越激烈,果子自然不可能长得大。

    本来应该在开花的时候就打花的。那时候珍娘刚买下这块地,后来又想着养鸡,接着又遇上王江水的事天天躲在家里,是在没有时间。只希望现在弥补还来得及。

    这些天,珍娘每天大清早就拿着根竹竿上山。经过河边,总会在一大帮正在洗衣服的婆子的注视下走过。那些婆子不知道珍娘每天在忙活什么,都觉得等不到珍娘她爹回来,珍娘就要把家产败光。

    不去管其他人的闲言碎语,珍娘的日子倒是过的清净得很,每天花在山上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很快村里又传出一个消息。珍娘跟王江水是真好不上了。这些天豆腐王家每天都有媒婆上门,听说是定下了。

    后来还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