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借住(第1/2页)  她来广州十八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001年6月,杜芳菲拎着个行李箱跟随母亲刘月梅来到广州,投奔,借住在广州的叔叔家。杜芳菲的叔叔杜明理在杜家算得上是个传奇人物,上世纪六十年代中,读高一的杜明理通过政府选拔来到广州,在广州市委秘书办任职,九十年代初,选择停薪留职,下海经了商,后来几经周折返岗归了位,现任职于省高院。杜明理对杜芳菲母女的到来没有表示出多大的热情,这么些年来,每每老家来人,无论是拖人办事的还是求学问道的,都把他这儿当作了落脚点,对于这些他也深感无耐,湘南小县城出了个他这样还算得上的人物,老母亲在家又吹嘘自己儿子无所不能,杜明理只能是尽量客套的满足这些沾亲的或非亲的亲戚和乡邻。

    杜芳菲母女来的时候,婶婶林凤霞还没回家,杜明理不咸不淡的跟刘月梅扯着些家常,问及老母亲,在家的兄弟姐妹。未了,谈到这次杜芳菲过来求职找工作的事情,杜明理说现在的政府部门招工都特别严格,学历要求也高,像法院这种政府机构,只有通过公务员考试这一条选拔之路,建议让杜芳菲去参加公务员考试或参加律师资格考试。刘月梅说当初老弟你建议芳菲这孩子选专业选法律,想着以后能像你这位有出息的叔叔看齐,现在这孩子好歹也是咱杜家正儿八经的第一位大学生,以后的路还得你好生带着走呢。杜明理笑了笑,心情有些许无耐。转头问芳菲,有什么打算,芳菲说想尽快找份工作,能自己养活自己就行。刘月梅又说供芳菲读书不容易,自己早早下了岗,这些年跟你二哥起早贪黑做点小买卖,拉扯大三个孩子,芳菲读书最多,花的钱也最多,现在就指望这孩子有点出息呢。芳菲不语,杜明理也没再搭刘月梅的腔。

    正在三人沉默不语之时,林凤霞开门回来了,见到杜芳菲母女的到来,人也没喊径直进了里屋,杜明理说二嫂来了,林凤霞说又不是没眼睛,看到了,随后出来跟刘月梅打了声招呼便又回房去了。杜明理张罗着做晚饭,刘月梅急忙抢下他手中的活干了起来,杜明理也回房去了。芳菲呆在那,觉得站哪坐哪都不合适,遂也进了厨房,帮着母亲干活。刘月梅低声说,你婶婶就是这脾气,任何人都不待见。你以后住这,要多干点活,讨得人家喜欢。芳菲没吱声,刘月梅手脚利索的干着活,眼眶微微泛红,芳菲见了,心里一时难受,为母亲低三下四难受,也为自己前途未卜难受。

    一顿饭下来,气氛稍微融洽点,婶婶林凤霞说,你叔这人在官场不善钻营,没你奶奶说的那些本事,要不到现在,五十出头快退休的人了,还只是混了个副处。又说现在来广州的大学生多如牛毛,楼下就是南方人才市场,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招聘会,让芳菲自己试着去找下工作。刘月梅笑着说,老弟能有今天,多亏你这位贤内助。芳菲这孩子性格内向,没见过什么世面,弟妹你是大国企坐办公室的,以后这孩子还得请你好生调教。林凤霞又说,你把两个女儿都送到他叔叔这来,大女儿都结婚今年要生娃了,二女儿又送过来了,那以后这孩子是孝敬你还是孝敬我们啊。刘月梅说当然要孝敬你们,让芳菲表态,芳菲没说话。刘月梅又说,你二哥跟我没什么本事,杜家四姐弟中,我们家条件是最差的,大女儿托你叔叔婶婶的福,在广州找到工作,结婚嫁人安了家,感激着你们呢。芳菲这孩子读书多,自是懂得知恩图报的。芳菲抬头正好碰上林凤霞看她,四目相对,芳菲怯怯的低下头去。

    刘月梅住了两天便要去花都照顾那快生娃的大女儿杜芳华,走时把口袋里800块钱给了芳菲,叮嘱她在家多干活,对叔叔婶婶热情点,尽快找到工作,芳菲低头答应了。刘月梅临走,杜明理和林凤霞都上班去了,来时无人欢迎走时也无人欢送,芳菲送母亲下楼,姐夫张健伟在楼下等她。

    送走母亲,芳菲回到叔叔家,心想这就是我要借住的地方了,几时能找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