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卷》第五十四章:恋花何料缚花丛(第2/3页)  虫洞惊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活补给,导致守关的士兵忍受不了积年的痛苦,开小差逃跑的事件屡禁不绝。

    特别是到了寒冷的冬季,边塞严酷的天气恨不能把人冻死。戍边士兵为了保卫中原不被侵犯,忍受着多少非人的折磨,付出了多少鲜血和生命。唐代描写这方面的诗歌,就有很多,都是实际体验的真实之作。

    此时正在这里考察的王昌龄,在之后的《塞下曲》中就曾这样写道: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贴切的比喻,描写出塞外的恶劣环境。冷风刺骨,黄沙漫天,多少次征战的胜利,都是由累累的白骨奠基而成,这里面该是一种怎样的无奈?

    晚唐诗人陈陶的《陇西行》,则从思想的深处揭示了残酷的战争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痛苦和灾难。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作者运用虚拟和现实的对比手法,勾勒出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与丈夫相见的悲壮画面,形成震撼心灵的强烈撞击。

    同为边塞诗人的岑参,则对边塞的艰苦生活做了形象入微的描写。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为我们展现出一个漫天风雪c送人回归的画面: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边塞戍边军人的艰苦条件,天寒地冻,风雪连天,将士们穿的衣裤c盔甲,都已冻得坚硬,虽然包裹多层,仍然挡不住酷寒的彻骨寒心。但是他们无路可退,有家难回,为了保卫祖国,保卫亲人,必须在此坚守。正是有了他们的不畏严寒,才有了家的温暖;有了他们的浴血牺牲,才有了和平的无忧无虑。他们才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和中流砥柱,才能称得上是最可爱的人!

    然而,边关的艰苦如斯,大唐的上层却开始贪图享乐,沉溺于声色犬马,不可自拔。一个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比拟的宏伟大厦,却要因愈演愈烈的腐化堕落而行将倾覆,留下中华民族永久的唏嘘长叹!

    云龘想到这里,又惦记起林紫她们三人。这些日子,李隆基有没有信守诺言?孙皇后起没起到保护的作用?林紫她们还好吗?

    一想到此,云龘心乱如麻,整个人都不好了。还是催促华生,抓紧时间治好守关军兵的疫病,回去复命交差,解救三个步履薄冰的内眷。

    但愿一切安好!

    云龘虽不信佛,但他此时,却也学着于薇薇,虔诚地默念起“菩萨保佑”来。

    晚饭过后,云龘正一个人在河边散步。一个年轻侍卫急匆匆跑过来,招呼云龘,说是郑将军有急事要与他商量。云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赶紧随侍卫赶往郑将军的议事厅。

    云龘一进门,见李忠c尚文c华生都已在场,郑将军正在屋内来回踱步,显是很着急,王之涣满头大汗,手足无措地原地打转。

    郑将军见云龘进来,急切地说道:“云大侠,大事不好!季凌回报,少伯被居骨碌擒获,速想办法施救!”

    云龘大吃一惊,王昌龄怎么会被居骨碌抓到呢?他可是名人,要是出点差错,自己一行,可就完了!云龘马上对满脸急躁的王之涣问道:“季凌莫急,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