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卷》第四十九章:戴罪边关求建功(第2/3页)  虫洞惊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这首诗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朝廷,不重边关的满腔悲愤;同时又对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予以弘扬,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则从另外一种视角勾勒了黄河远眺c边塞苍凉的悲壮景色,以边塞的酷寒c艰苦的无奈,烘托了戍边之人无法回乡的凄苦之情,表达了对戍边战士保家卫国c舍生忘死的同情和崇敬。

    云龘一众赶到之时,已是过午。关隘中除了正常的守卫之外,有点显得冷清。主营里同样少人走动,没有想像中大军营的那种嘈杂。

    接待他们的是守关主将郑将军。郑将军四十多岁,身材魁梧,面相清瘦,一看就是领兵打仗的好材料,只是常年经受风沙之苦,皮肤显得有些粗糙。

    郑将军介绍:此地驻有五千军兵,近有一半人感染疾病,有一千人基本失去战斗力,而且这种情况还在继续恶化,每天都有新的士兵感染,已经死亡一百多人,另外还有逃兵八十三人,实际上可以正常参战的人数,也就两千人左右。如不立即解决这种问题,恐怕不用突厥来打,光是伤病就能把将士们击垮。就连他的副将也已病倒卧床。为了不至于将这恶况外泄,他们把病死士兵,都在晚间偷偷掩埋,否则,估计突厥知道内情后,早就来袭了。

    听到如此严重的情况,华生顾不得旅途劳顿,马上开始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对病人的症状把握,基本确定了这个可怕的疫情,正是流感所致。华生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在从扬州前往洛阳的船行过途中,制作了近一麻袋的抗流感药丸,这一次算是及时派上了用场,仅头一天,就用去了四分之一。看来若想彻底治愈流感,还需补充两倍以上的药品才行。

    华生不敢耽搁,马上写好需要购置的药材单子,让郑将军派人,骑快马到城里购买,哪怕到京城长安也要将药材买齐。另外,华生郑重告知郑将军,立即采取三项紧急措施:

    一c在军营之内设立隔离区,将所有染病之人集中于此区域内,无关人等,不得入内。

    二c制作c配发简易口罩,选出的医护人员,必须佩戴,使用食醋,进行全区域消毒。

    三c杜绝一切公共活动,包括集体进餐,不得各兵营乱窜。特别是关闭军中娱乐所,暂时停止一切慰安活动。

    前两项措施,没啥说的,未遇到阻力。但是第三项措施,着实引起许多官兵的不满。他们常年戍边,家属不能随军,旺盛的荷尔蒙无处发泄,再把这项诱人的福利取消,自然是群起哗然。

    可是,华生强调:这项措施必须坚决执行,否则,交叉感染将无法控制。最后,逼迫郑将军,以军令的形式才得以实施。

    但是同时,郑将军也承诺:一旦疫情解除,马上开放军中娱乐所。由于有了这个必要的补充,这才勉强控制住局势。可见军妓,在当时的军中是何等的重要。

    中唐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玉门关盖将军歌》,就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军营里的这种活动:

    盖将军,真丈夫。

    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

    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

    紫绂金章左右趋,问著只是苍头奴。

    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