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卷》第四十四章:弑身飞剑走余魂(第2/3页)  虫洞惊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帝出巡安全的左金吾大将军裴旻,为何要到这里巡逻,莫不是有什么重要活动?

    裴旻告诉众人:只因新科进士及第,唐玄宗李隆基要在杏园赐宴,举行盛大的“曲江聚会饮酒,慈恩塔下题名”等主题活动,也就是后世人们常说的“曲江流饮”和“雁塔题名”。他带领亲随,例行公事,先来巡查,发现五个长髯壮汉非常可疑,立即潜步跟踪,准备在必要的时刻拿下他们,进行询问。不想这五人警惕性极高,或许是感觉到被人跟踪,当即便加快脚步,连续从街上的店铺,前门进去,后门出来,几次虚晃之后,将裴旻几人甩到后面。裴旻他们远远瞧见这五人进了慈恩寺院内左拐。没想到这五人只是一个声东击西的策略,向左只是故布疑阵,转而上塔去盗窃佛宝才为真实目的。等到裴旻三人仔细查过院内左面的各个角落,未发现有什么异常,刚刚出来追索的时候,他们就看见五人中的两人仓惶逃窜。根据这五人先前的鬼鬼祟祟,以致现在的惊惶失措,裴旻断定:他们必是做下什么大案,故此才使出御剑绝招,本以为可将贼人主将击毙,却不知他的从人居然也有不怕死之人,冒死替头领挡了一剑,这才让他侥幸逃脱。

    李忠见事情紧急,立即返回皇宫,急奏皇上,请求降旨:检查大雁塔供奉佛宝是否遗失,并提审两名受伤贼盗。开始时,两名被擒贼盗还妄想顽抗,闭目封口,只求一死。可是古代衙门对付犯人的手段,可是千奇百怪,不消一个时辰,两名被俘者,乖乖地把所知道的全部招认。

    原来他们是突厥左贤王阙特勤精心挑选的死士,在忠于左贤王的居骨碌俟斤(小部落酋长)率领下,来盗窃长安慈恩寺大雁塔里供奉的佛宝。左贤王认为:大唐之所以能越来越兴盛,是同玄奘法师从天竺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有直接关系。突厥过去同大唐交兵屡战屡败,全是由于没有佛祖保佑。故此,掌管突厥全部兵马的左贤王阙特勤才想出,盗取佛宝,偷换国运的计策。由于突厥其时与大唐的关系,已属于相对友好的阶段,如派出突厥本部人员前来盗宝,一旦被发现,势必影响彼此微妙的关系。在此前提下,阙特勤才从下面选派他的死党,担任小部落酋长的居骨碌,领队前来作案。即便发生意外,被唐军拿下,也可推脱是小部落的自作主张,与突厥国没有关系。并且来时,左贤王对他们这些死士下了死令,就是自杀,也绝对不可吐露其中的秘密。可是没想到:他俩儿身负重伤,连自杀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活捉了,开始的时候,还抵死不招,然而,终究没能对抗住令人胆寒的酷刑。最后,他们不得不实话实说,把左贤王的全盘计划供述给审讯者。更为恼火的是:他们偷窃佛舍利时,不小心碰倒箱盖,弄出了声响,被下面的人听到,仅仅是偷得了佛舍利,就被赶来的云和林紫破窗而入,终结行动,最终导致他们五人,两死两伤,只有一人逃脱。

    唐玄宗得知大雁塔里的佛舍利被盗,龙颜大怒,当即下旨,严斥慈恩寺监管不力,立将寺内方丈和监寺二人,发配边疆充做苦役;并责成左金吾大将军裴旻克日追回佛舍利,不得有误!

    虽然云、林紫擅闯禁区,身犯抗旨之罪,但唐玄宗考虑到华生正在全力施救宫中,整治太医都束手无策的瘟疫,功劳绝对不可替代,再加上云一众不畏强贼,毙敌有功。因此,唐玄宗脸上的表情变幻多次,终究没有深究,着实让禀报的李忠长出了一口气。

    裴旻率领御林军翻遍长安各个客栈,也没找到突厥的居骨碌俟斤。他心里着急,晚上又来拜访唯独上到禁区与刀疤脸厮杀的云、林紫二人,想让他俩儿回忆一下,有没有遗忘的细节和有价值的线索。

    云和林紫回忆半天,也没想起什么值得注意的线索。不过,云倒是对居骨碌的消失,有点个人的见解。

    云认为:大雁塔失窃案刚一发生,裴将军就赶到现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