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卷》第四十二章:醁醑勾来醉里人(第2/3页)  虫洞惊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一生好酒,晚年尤甚。其诗文以绝句见长,写景抒怀,风格独特,清新潇洒,最著名的两首诗是: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两首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可谓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贺知章与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八人并称“饮中八仙”,又是一个放荡不羁、不拘小节的快乐神仙。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杜甫所作的《饮中八仙歌》,形象生动地刻划了这八个与众不同的宝贝: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贺知章同李白、孟浩然一样,豪爽豁然,虽然已年近古稀,却依然矍铄、硬朗,声若洪钟,底气十足,饮起酒来,同年轻人一样畅快。这在“人到七十古来稀”的古代可不常见。

    贺知章喝下一杯黄醅酒后,仿佛意犹未尽地咂吧着嘴,赞道:“好酒,真是好酒!今日能得御酒,又识高人,不虚此行矣!”

    说着,他对云众人一抱拳,感叹道:“诸位仙侠,蒲一出手,立将困扰皇宫之瘟疫扫清,实令老夫钦服不已。老夫受圣上钦命,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半途迟滞,心中常有许多困惑,恳请诸位高士点拨一二。”

    众人拱手,含笑不语。

    贺知章见众人不言,爽然大笑道:“老夫阅人无数,已知诸位仙侠非同俗辈,何以畏首畏尾,不肯直言。敢莫不如妇孺耳?”

    这老头语言犀利,竟以妇孺做比,筵席之上,实让几位男子汉难堪。

    云见无法推脱,只得清清嗓子,抱拳回道:

    “老先生高抬言重。在下一众,实是才疏学浅,心内惴惴,不敢班门弄斧。既然老先生坚辞,非要逼末学一进拙见,恭敬不如从命。在下以为,编撰史书,当以司马子长为例,忠于历史,不惧强权,宁任腐刑加身,亦不愿涂脂抹粉,曲意逢迎,不虚美、不隐恶,具实撰书《史记》,为后世保留历史真面,成千秋正气。小子之言,浅薄稚幼,万望老先生海涵。”

    贺知章听罢,大呼一声站起,赞道:“仙侠之言,醍醐灌顶,实令老夫茅塞顿开。大唐众多高士,喏喏而退,唯重老夫烛火之光?老夫知矣。”

    云心内一惊,难道贺知章最后没有编撰成功《六典》《文纂》,是由于自己多嘴的缘故?历史,真有这么巧合?

    正当大家气氛热烈之时,忽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

    “何人大呼小叫,难不成撞了神仙不成?”

    说话之中,从门外闯进一个长发过肩、满脸须髯、醉眼惺忪的老男人。他一看到贺知章,脱口骂道:“左等不归,右等不归,原来却在此处偷食!”

    说着,他嗅了嗅鼻子,不由赞道:“确是好酒,怪不得勾引老馋猫乐不思蜀!”

    这时,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