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卷》第八章:飞扬神采诵绝篇(第2/3页)  虫洞惊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意思是说,你没找我,反说我不用你,反倒诬陷我!自此,便断了起用孟浩然之心。

    另一次是孟浩然四十岁时进京考试,与一批诗人赋诗作会。他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两句诗令满座倾倒,一时诗名远播。当时的丞相张九龄和王维等爱诗的京官都来和他交朋友。素以举荐人才著称的郡守韩朝宗,先向其他高官宣扬他的才华,再和他约好日子予以推荐。可是,到了约定的日子,孟浩然和一批朋友喝酒谈诗,浑然淡忘。有人提醒孟浩然,你与韩公有约在先,不赴约而怠慢人家,恐失礼吧。孟浩然不高兴地说,我已喝了酒,身心快乐,哪管其它事情。就这样,孟浩然因酒误事,彻底失去入仕的机会,成了终生的闲云野鹤。

    最后,也是因酒,误了性命。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当时鼎鼎大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遭贬官途经襄阳,拜访孟浩然,两人相见,分外高兴。孟浩然不顾背上长了毒疮,行将治愈之际,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成了名副其实的酒中神仙。

    此时的李白刚刚出道不久,名声不及声名远播的孟浩然,因此李白言称夫子,表达了内心的崇敬。

    云龘等人本就欲去东北,顺道陪同诗仙一游,自是非常愿意。他也正想见见这个浪迹一生的“诗隐”,所以云龘很痛快地答应下来。

    宗蕙闻听李白的相邀,脸上立即绽开了花朵,但还是扭捏地说道:“多承李公子厚意,小女子感恩不尽。只是我等三人,恐予公子添赘。”本来她已是心花怒放,却还在那里惺惺作态,女人啊,都是这样的心口不一,即便再小的年纪,也都深谙此道。

    李白听宗蕙一说,马上表示十二分的愿意。大家知道:他的同游邀请,尽管均是出于诚心,但最重要的还是能与宗蕙同行,心有所属,再来点温度,不就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这时,江面开始变得颠簸不平,水道也变得狭窄,江水在突然的束缚中顿觉不快,咆哮着撞击两岸,意图撞开拦路的山崖。然而青山对峙,岿然不动,宁你千般肆虐,也撼动不了分毫,最终还是乖乖的缠绵回绕,依势前行。

    云龘知道:他们一行此时正行进在三峡最险要之地西陵峡中。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204公里,是瞿塘峡c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是中国古文化发源地之一。其中,西陵峡最为险峻,西起香溪口,东至南津关,全长76千米,以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历史上以其航道曲折c怪石林立c滩多水急c行舟惊险而闻名于世。

    李白顿感灵性大发,呼地一下站了起来,展望崇山峻岭,以异常浑厚的嗓音开始吟诵气壮山河的千古绝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把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织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静中有动,风情万千。随着诗人顺水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而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近而远地展开,巧妙地运用了景深手法。“断c开c流c回c出c来”六个动词,就使山水景物呼之欲出,把天门山一带的山奇水阔,江帆逐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诗人的笔呀,简直比摄像机还要厉害!

    哦,原来这首妇孺皆知c鼎鼎大名的《望天门山》是这样写出来的!

    后世始终迷惑,按照李白的足迹,出蜀东游,顺江而下之时写出的这首绝句,同天门山有点不搭边。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而望,形同天设的门户,故名“天门”。而李白是在经临三峡时所作,无论如何也跑不到安徽。原来诗中的“天门”,是李白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