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三章 张志宇的“幸运日”(第1/3页)  逆流199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在身体极度疲惫的时候,即使精神再兴奋,大脑也会有不受控制的现象,而李瑜刚才就是明显的说话没过脑子。

    倒不是他说了什么“反人类”的言论,而是现在的华夏大形势,虽然一直高喊改革开放,可是很多事情还不像几年后那么明晰。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这块,不仅仅是民间心存顾虑,就是在很多地方政府,也是模棱两可的态度。

    而李瑜所说的“先富带后富”,这都是九七年、九八年时候的宣传腔调,虽然只是提前了六七年的时间。

    但是在华夏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每一年都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仅是指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是意识形态和舆论风向。

    现在这番话带来的震撼效果,远不是没有经历过那段时期的人,所能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李瑜到是宁可不出这个风头。

    万幸的是,那些银行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听了李瑜的话没有更多的表示,不过原本几个想要上前攀谈几句的,此时也稍稍往后退了退。

    至于记者们却很是兴奋的往手里的本子上记录着,这次来的大多都是财经类记者,他们从经济角度解读李瑜的话,心里的顾虑到是少了很多,没有往别的方面去想。

    话已经说了出去,李瑜也没法往回收,只能是在记者们询问身份的时候,要求给自己保密,尤其是照片不要发到报纸、杂志上面。

    熟知后世华夏改革开放不存在什么反复的李瑜,倒不是担心自己的话引起什么麻烦,而是不想出这么个风头。

    已经挖到了大新闻的记者们也不为己甚,很是痛快的同意了李瑜的要求,今天的新闻只要发表,肯定是够他们出风头的。

    至于到底是谁说的,其实并不重要,就算放出了李瑜的照片和身份信息,也不能给新闻的轰动性加分。

    弄不好因为李瑜的年龄之类的,反倒会降低新闻的效果,所以记者们也就顺水推舟,都说会在新闻稿里用“春秋笔法”,隐去李瑜的具体情况。

    洋头口金融市场在八点半的时候准时开启,领导们和随行的记者摆了几个造型,拍了点照片就相继离去。

    毕竟整个股票发行的“盛况”只有十余人来排队,实在也没什么继续留下去的必要,站在队伍最前面李瑜,侧头看了看,发现那个灰西装中年人没有走。

    此时他正站在洋头口金融市场门口,饶有趣味的打量着李瑜,见李瑜看过来,很是友好的点头对他笑笑。

    指了指洋头口金融市场,李瑜示意自己现在要办正事,那中年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就两手搭在小腹位置,站在一边等着也不上前。

    “同志,咱们这个福耀股票,是随便买的么?”李瑜走进洋头口金融市场里面,直接问正等在那里的一个工作人员。

    虽然他心里多少能猜到,这种一级市场的股票肯定没有无限量供应的道理,不过九十年代初的华夏股市,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万一不限量呢。

    可能已经习惯各种匪夷所思的问题,张志宇也不惊诧于李瑜的问题,而是照本宣科的讲解了一下,股票购买的问题。

    不过听了两句,李瑜就知道对方误会自己的问题了,他只是想知道是不是可以有多少钱,就买多少股票,哪里是来听股票基础知识讲座的。

    “同志,股票知识就先别普及了,我的意思是,我有多少钱是不是就能买多少股票,这个数量上有没有限制!”

    本就长途跋涉身心疲惫,加上外面还有一个灰西装等着自己,李瑜的语气多少有些不耐烦的意思。

    正在当老师当的过瘾的张志宇,听到李瑜直接打断他的长篇大论,一时间心里觉得非常不爽,上下打量了一下李瑜和老猫二人。

    他们两个前后坐了一周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