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 日逢三喜(第1/4页)  族魂之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阵阵凉风夹着淡淡的鱼腥味,从叉港里扑面而来。江边的柳枝轻轻飘荡,向停泊在港湾里的渔船挥手致意。渔夫们成群,闲坐在船头欣赏过往的行人。船舱里渔妇们点燃晚炊的烟火,准备晚餐,为夜间出港捕鱼而忙碌。

    荣显耀徜徉在柳絮之中,随手折断一根柳条,轻轻拍打着岸边围栏,低头沉思。忽然“啪”的一声脆响,他狠狠地朝柳树杆抽去,手中的柳条折成两半截。一半截似箭一般朝江面直飞而去,坠落在水中,惊起船边渔夫们捕鱼的水鹰,扑腾地扇着翅膀,拍得江面水花四溅。荣显耀把手中的另一半截扔进江里,昂头挺胸奔井巷子而去。

    井巷子是一条窄而短的小街,位于香城的东边。

    晴朗的天气,登上南山攀上白塔,鸟瞰整个香城,它犹如一个巨大的“井”字,模糊能辨出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各两条街。由于地形的局限,东西走向的街道宽窄不一,甚至被阻碍物拦腰斩断,形成一条条死街,犹如盛水的竹筒,被称为“筒子街”。“井”字的中间高高耸立着一座四层古钟楼,钟楼青石砌成,由八根四四方方的石柱托起。每层四角上翘,每只角上悬挂着一口巨大的铜钟,四周挂着无数的小钟。相传经风一吹,大小钟齐鸣,发出悦耳的响声,不过千载难逢。若钟声响起,此方百姓十有将遭受灾难。这钟还是不响为好,再动听悦耳也犹如丧钟。钟楼底层是东西南北的交汇处,古钟楼是香城的中心。多少年来香城人为拥有此楼而自豪,炫耀“香城有座古钟楼,一头插进天里头”。

    井巷子是“井”上面那一横右边的那一小截,街的一头直通鼓钟楼,一头出东门与江边码头相接。街道狭窄,但很热闹,聚集着南来北往走夫游足,江湖郎中,看相算命的术土异人,也是街头混混儿们时常出没的场所。荣显耀进入东门,边走边欣赏街边的小摊,忽见前面围着一群人,堵在街道上。他侧身挤进人群,只见一个十来岁的小孩,蓬头垢面,穿着一件无袖破棉袄,夹袄上露出的棉花成了黑色,结成小卷儿。他头发纽成一绺一绺的,结成无数的小辫子,蹲在街边。手里紧捏着一只极小的乌龟,纹丝不动,若不是躲在头发下的那对小眼珠偶尔动动,还以为是一尊小乞儿的塑像。小乌龟的头忽儿伸出来,又猛地缩回去,如此数次,小东西很有灵性,感觉无危险,终于小心翼翼地伸长脖子向四周瞧瞧。蹲在小乞儿面前的小青年,手里拿着一根柳条,突然照着小乌龟伸出的头抽过去,小精灵悠地把头缩进龟壳里。柳条抽在小乞儿乌黑的手上,他怒目圆瞪,小青年大吼道:“瞪什么瞪,在‘小爷’的地盘上,抽你‘乌龟’有何碍?”说着又一柳条抽过去,小乞儿反映迅速,敏捷地抓住柳条夺过去,扔在地上。小青年抢夺小乞儿手中的小乌龟,小乞儿死死护着,与小青年扭成一团,围观的人大声起哄。小青年虽比小乞儿高出一头,但身体瘦弱,又要顾及他的青绸小衫,怕弄脏弄坏了,始终夺不到小乌龟,气得破口大骂。这时从人群中挤进一青年,身着丝绸衫,穿一条宽筒裤,墩头高大,虎背熊腰,一条乌黑粗壮的辫子在脖子上绕了两圈,闪闪发亮。他伸手一拉小青年,小青年一个趔趄栽进他怀里。

    “干豇豆,你逞什么雄,欺负小孩儿算个。”那青年骂道。

    “嘿嘿,贾哥。”干豇豆满脸堆笑,规矩地站到一边。

    小乞儿一声不吭地蹲回原处,低头看着手里的小乌龟,脏乎乎的像一只落在粪池里的小山羊被晒干了一样。

    “散了,散了!闪开,闪开!别挡道。”贾哥像赶鸭子似的挥着双手驱散围观的人群,走到小乞儿身边问:“小哥,你这小乌龟是卖的吗?”

    小乞儿看看他,没吱声。

    “哑了,贾哥问你呢?”干豇豆吼道,小乞儿瞪了他一眼。

    “嚎啥?”贾哥瞪了一眼干豇豆,不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