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春风得意 踌躇满志(第1/4页)  族魂之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求学

    荣显耀出生于荣坝富裕之家,其祖上靠做小本生意买田置地起家,做事总是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其父已拥有几十亩田地和两三处庄园,乃石镇屈指可数的大户。荣家虽然家境富裕,人丁兴旺,但与左邻右舍c亲朋好友相处融洽,从不财大气粗,盛气凌人。常常扶危济困,乐善好施。调解族里矛盾和家庭纠纷,以理服人,坦诚公平。因而在石镇德高望重,深得大家的信赖。

    荣显耀自小聪明伶俐,七岁进私塾,与石显同师学业,两人学绩在伯仲之间,堪称对手。一次李先生读书至精妙之处,朗声大笑,“哈哈哈哈”,惊动了在座的学子。石显做着鬼脸,连声“嘿嘿嘿嘿”。荣显耀则大声高喊:“疯子”。李先生惊呼“妙对!”。学堂里一片哄堂大笑。

    李先生授《中庸》里的一章课业,许诺当天能背诵者借《西游记》予他。临放学时,荣显耀走至李先生讲桌前。李先生问他能背诵否?他不置可否,自信地说:“诚者,天之道也”。李先生笑笑说:“诚之者,人之道也”,于是,去舍下取书置于讲桌上。荣显耀结结巴巴地居然背了下来。李先生说背诵得不够流利,荣显耀理论道:“我背得虽不是很熟,但尚未漏句,大慨只漏了四五个字,况且先生也未言明,背诵要达到何种程度。”

    李先生笑着把书借予他,无不惊叹其记忆力非凡。

    时至六月暑天,虽然深山之中尚比山外凉爽,但白日仍是酷暑难当。每当夜里凉风徐徐,人们总会在荣家天井里烧一堆火,熏些艾草c柏树枝之类,驱赶蚊虫。大人手持凉扇,聚在一起拉家常,偶尔听荣老爷说些山外的事。小孩则在旁边捉迷藏,玩老鹰捉小鸡,累了就躺在石天井里纳凉睡觉。凉凉的晚风吹来,让人睡意朦胧,爽快惬意。

    这个暑天与往年一样,荣家的老管家赵伯每天早早地从山里弄些艾草回来。当夜幕降临,在天井里生一堆火,压上树枝和艾草,烟雾升腾。左邻右舍晚饭后,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乘凉。今年有所不同,荣家的大少爷显耀说西游。每讲到精彩处,手舞足蹈,声情并茂。讲孙猴子神通广大,上天入地,斩妖除魔;猪八戒好吃懒做,拌嘴弄舌,惹是生非;唐僧好坏不分,善恶难辨,上当受骗;沙和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白龙马在危机关头口吐人言,献计出谋。九九八十一难,惊险重重,扣人心弦。妖魔鬼怪,老道神仙,活灵活现。人们津津乐道,仿佛置身其中。夜里万籁寂静,偶尔听见燃烧的噼啪声,近处虫子的唧唧声和远处几声狗的狂吠。孩子在睡梦中被蚊虫叮醒,大人们会用听来的妖魔鬼怪吓唬他。用扇子扑打扑打蚊虫,孩子尚未入睡,大人又竖起耳朵静静地听,生怕听丢了一个字。有时照顾孩子听过了头,便会央求荣少爷重讲,但其他听过的人又不从。这时大人便责怪孩子,下次忍心把小孩丢在家里,偶尔引起家人之间的矛盾,发生口角,打架闹架。

    夜深人静,荣显耀讲到精彩处戛然而止。要知后事,且听明晚分解,潇洒离去。有人余音未尽,请求继续,这时赵伯便会以时日不早,明日少爷还得上学为由来劝阻大家,人们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如此整整持续了一个暑天,荣坝的人们徜徉在一部《西游记》里。从此,孩子们的嬉戏增加了新的内容。大家都争着扮演孙悟空,要想让谁当猪八戒,那一定要给些贿赂,或是协商轮流来做。有时因为扮演的角色不能达成一致,最后不欢而散,多日不相往来。邻里乡亲有时发生口角,说某人那张嘴脸跟猪八戒没两样,吵架骂妇人,说妖里妖气的跟白骨精一样。因为一部《西游记》,人们在嬉笑怒骂中找到了对应的角色。

    荣老爷这个暑天心里很不畅快,儿子整晚说书,这可是下九流做的事。但邻里乡亲们喜欢,几次欲阻止老管家在天井里生火却又讲不出口,欲去学堂责怪李先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