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八章 布局(第1/2页)  大宋终结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之后又在升元初年的时候上表建议李昪北伐,被婉拒后便飘然而去。

    从此远离朝政,在江宁城外的落星弯隐居,一时间落星史处士之名享誉全唐。

    史虚白不是朝中要员,所以档案资料并不多,值得一提的也就这两段。

    如果是刚穿越而来时,面对这些记载,李煜大概会感慨一下这位史老大乃是真名士自风流,视功名于无物。

    但好歹在这朝廷中混了三个多月,对于各色魑魅魍魉事物见得多了,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开始变得刁钻起来。

    闭上眼睛想了想,没多久嘴角便泛起一抹笑容来。

    “果然,每段有意思的历史背后总有些不为人知的事情,若非亲历是万万无法理解的。这个史虚白果然是有点意思。”

    一开始就表示自己能取代宋齐丘,之后便是典型的网文中的装逼打脸剧情,宋国老送脸下乡,被史虚白稳准狠的一巴掌抽回去,这一回合史处士大获全胜。

    这就是主角模板了。

    那时候的史虚白大概也真以为自己是主角了,对这个外貌猥琐,形容不堪,身材矮小的宋齐丘不屑一顾。

    “吾可代彼”这话说的非常龙傲天,醉书诗词碑帖也充满爽点,但那又如何呢?

    在朝堂上,在政坛中,作为李昪第一谋{反}主的宋齐丘要玩死史虚白真是易如反掌。

    史虚白那时,只能说是太年轻!太单纯!太天真!

    纵然他有名士,有南渡来投的光环,但在宋齐丘最擅长的各色小手段下,想来日子也是很不好过。

    之后向李昪建言北伐,这大概是他的自救之策,一旦被采纳,那么在朝中和军中的地位影响便不言而谕。

    尤其是军队总是想要建功立业的,挥师北上问鼎中原,是每个将领的心愿。

    如果真有北伐,那么作为首倡者的史虚白,自然会赢得军方的好感,也会让朝中的鹰派官员集中到其身边。

    那样的话,便有了和宋齐丘对抗的资本,起码是不会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

    然而被李昪否了,所以最聪明的做法,只能是归隐,彻底认栽。

    又是一个宋齐丘的冤家!

    但这两件事情也足以说明此人的才干,醉书文章而且题材篇章各不相同,可见是真有大才学,不是那等草包人物。

    根据李煜前世的历史知识来看,在历史上南唐其实是有两次非常好的北伐窗口。

    第一次就是升元初年,公元937年前后,北边正好是后晋灭后唐的时候,史虚白也是看重了这点,故而上表建议李昪挥师北伐,定可“占中原而四邻皆定!”。

    可惜此时南唐刚刚立国,李昪本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想法,错过了这个大好时机。

    第二次就是眼下,公元949年前后,正是后汉最乱来的时候。

    此时如果以李弘冀的天雄军为为首直接向北突击,未必能一战而定中原,但起码能捞到北方好大一块实空,为南唐赢取不少战略空间来。

    遗憾的是,李璟的战略思路有问题,以他一贯的捡软柿子捏的做法,不去打北方,反而是调转枪口去攻击闽国,结果在五鬼等人的干预下活儿做的很糙,名义上灭闽,实际上则是虚耗钱粮,还被老冤家吴越国偷袭,闽地只得了三分之一不说,还白白丢到好几万精兵。

    气的李弘冀那些时候天天在江北破口大骂。

    历史上,伐闽后便是伐楚,算算时间便是在今年,之前李景逷也提到过,朝议中对于灭楚已经有了定议。

    实际上这两仗不打,直接出兵北方的话,南唐就此一跃而成为大唐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这也是李昪之前的战略思想,交好邻国,见机北伐,中原定则南方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