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架感言(第1/2页)  大宋终结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儿童节上架,今晚12点就可以更新收费章节了。

    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心中说平静如水,那是在骗人。

    可说激动得不能自己,也是扯淡。

    为什么?

    倒不是因为身经百战见得多了,而是心里略有13数,订阅也就这些了。

    毕竟在这个首订不到2000就会切的时代,才三千收藏的我,实在是兴奋不起来。

    本来是打算继续写下面章节的。

    毕竟手快点也能赶出个五六千字来,但我的朋友建议我写个。

    也算是对自己对诸位的一个交代。

    究我本心而言,并不想写,在两篇作品相关的文字后,我就不愿意再写任何与正文无关的东西。

    一来时间紧,过几天双开是很大的挑战,再有家事缠身,有这功夫不如码正文。

    二来,基本都是老读者了,我的写作思路,只怕诸位比我本人都清楚,再唠叨就要惹人厌了,索性闭嘴。

    最重要的就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写手,最终还是靠作品说话。

    作者和读者间应该保持着距离,这样诸位才能更好更单纯的享受文字带来的乐趣。

    钱钟书说,何必认识下蛋的母鸡,想来也是这个意思。

    《弦索伶仃乱世音》和这本书,加起来竟然也有一百多万字。

    说实话,一开始是完全没想到的,我能写出那么些来。

    文章依然很不成熟,但其中有些东西却始终没有变过。

    就是我不大愿意去写那些套路性的爽点来取悦读者,我宁可通过文字钩织出一个个场面和始终前后呼应的暗线变明线写法,来让诸位感受到阅读本身带来的快乐。

    再有,我文中的女性,起码我写的时候都是将其作为一个个独立人格去描写,她们永远不会是主角的战利品,收藏品,附属品,每个女性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行事逻辑,甚至自己的各种毛病。

    文字总是要反映出作者的想法,而不是一味的堆砌爽点,这样作者和读者间才会有妙不可言的默契感。

    当然这并不容易。

    而阅读本身带来快乐并不是将自身带入主角去获得简单的内心愉悦和大脑多巴胺的加速分泌。

    而是站在半空俯视着文中角色的悲欢离合,读者是超然于故事之外的存在。

    或者说,这两本书,我想写成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一眼望去,繁华似锦,但由于散点透视法的存在,却又让人与其有种淡淡的疏离感。

    这和西方文艺复兴的艺术理论完全背道而驰,当伦勃朗只用一支蜡烛作光源替人画肖像时,当卡拉瓦乔大面积使用暗红黑色作背景时,他们努力想让观众瞬间融入作品。

    两种方法谈不上谁好谁坏,但后者无疑更为讨巧。

    代入感嘛。

    眼下毛片都多用第一人称视角来拍,听着各位老师们婉转哀怨的呻吟,看着她们痛苦扭曲的面容,很容易就感同身受,瞬间便贤者状态了。

    反之一个固定机位架着不动的!那那就是偷拍了,91秦先生,91夯先生等已经被我英勇的公安民警一举抓获。

    由此可见,代入感是多么的重要,疏离感是会让人进去的啊

    扯远了

    这书我现实中也有不少朋友再看,看完后的评价基本两级分化。

    但双方倒是异口同声的认为“你就是日子太好过了,所以按着自己的心思写,要是饿三天,别说是爽文,就是自白书你都能一日四更。”

    我被噎得无言以对。

    当下便发下善心,“早晚把你们几个厮都写成南唐宫里的秃头太监”

    行文至此,还是想感谢诸位读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