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俞家(第1/3页)  淡淡春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几日孟府的气氛都有些压抑,几位爷时时沉着脸,夫人们小心翼翼的宽慰侍奉,底下的人更是大气都不出,生怕触了霉头。

    皑雪去打听只听到个大概,说是为着太子的婚事。其实太子身为皇子贵胄,自有宫里贵人操心,孟府大人们有什么可焦急的?

    孟庭柯看她的神情知道她在想什么,也算有几分道理。只是她不知晓,宫门高墙里,大抵父不是父,子不是子。

    太子妃的人选原在太子十四岁时就定下时年十三的俞家长女俞水晴,只等及笄就完婚。然而及笄那年俞母病逝,俞水晴守孝三年,去岁出孝,身上却一直不太好,终日缠绵病榻。

    但这太子已是弱冠之年,亲事岂能再拖。太子还未开口,俞家就连忙上书请罪,称长女体弱无福,请皇上做主为太子另择一位太子妃。

    皇帝早就有此打算,太子年纪大了,府上还没个人照应,他也不忍。只是到人选上,他知道皇后看中的是自己侄女郭柔山,郭家手握重兵,是一把难使的双刃剑,实在不妥。他私下探过孟家和太子的意思,一个说不敢妄言,一个说全凭父皇做主,倒是不谋而合。

    孟家的焦灼正是因为这番探听,皇子的婚事岂容臣子置喙,皇上是在提醒还是试探?

    不止孟家,文武百官中有适龄女子待嫁的人家这几日也不平静。有试图攀龙附凤之辈费心周旋只盼能入了皇帝的眼,也有疼惜女儿不愿其成为皇家妇之流圣意难测,直教人心中不安。

    孟庭柯知道这门婚事最终还是出不了俞家大门,没什么可担忧的,只是这番起落可惜了郭柔山一片痴心。

    果然,到了第六日,赐婚的圣旨就下来了。

    这事皇帝提前没向别人透露半分,宣旨的周公公到俞家大门时,俞家众人只当要经受耽误太子婚事的怒火。俞秦氏面如土色,颤颤巍巍的落在后头,生怕自己被连累了去。

    周公公知道俞家要出一位太子妃,自己还要仰仗她的眼色行事,小声的给身旁神色紧张的俞大人透信,“大人不必忧心,是喜事,只是一切都还先得按规矩来,请大人携全家跪接圣旨。”

    俞大人狐疑的携家眷跪下,余光看到斜后方俞水照鹅黄色的裙裾,胸腔狂跳起来,莫不是

    俞大人的猜想被尖细的宣旨声印证,“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都察院右都御史俞勋之女俞水照端庄持重c品貌俱佳,太子值弱冠之年,行孝有嘉。故朕下旨钦定为太子正妃,于六月十八完婚。一切礼仪,交由礼部操办。布告中外,咸使闻之。钦此。”

    “谢主隆恩。”俞家众人既惊又喜,连连谢恩。

    周公公连忙上前扶起俞大人,又看到接旨众人中正当年龄的只有一个鹅黄色裙襦的女子。俞家子嗣单薄,只有两个女儿,原先赐婚的那位长女终日缠绵病榻,想来这位便是今日赐婚的贵人,见她面上不露喜怒,与圣旨上说的品性倒是一般无二。

    俞大人领旨,心下得意,但知晓周公公是皇上身边服侍的,不敢怠慢,“辛苦公公跑这一趟,拙荆备下茶点,请公公往花厅用些。”

    “多谢大人了,以后还得承您关照,今日就不留了,洒家还得回去给圣上复命呢。离这吉日只有月余,大人想必也要好一番准备。”周公公推辞。

    俞大人点头,时间的确是有些紧迫,又是与皇家的姻亲,还得花些功夫准备。再三挽留无果,示意继夫人俞秦氏给塞了一沓银票说是茶钱,客客气气的送出去。

    俞家住的是一个三进的院子,幸而人少,不显得狭窄。俞水照回自己的汀兰苑路过玉和苑,那里面住着她那个别人口中无福的长姐。

    俞水照改道进了玉和苑,丫鬟仆妇们恭恭敬敬的立在一旁行礼,想来应该是她那位继母已经把赐婚的消息宣扬开了。今时不同往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