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招标(第1/2页)  大明最后的藩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历史上第一次由官府召开的拍卖会于今日在望江楼正式举行,盐商们将会采取投标的方式获取盐引,这也是第一次。

    虽然通过投标获取盐引的想法早已有人提出,正德十三年和嘉靖五年盐商们向朝廷提出希望以一个朝廷能接受的价格获得盐引,甚至通过内监获得了皇帝的同意,但是这个想法最终还是被户部给否决掉了。

    所以当盐运司贴出布告申明将会采取投标的形式出售盐引时,许多中小盐商还是非常高兴的,但运司随后的缉私行动以及湖广盐价的快速上涨又让这些盐商心生退意,生怕运司将投标价定的过高,一旦盐价降下来这些盐引就砸在手里了。

    今日的招标会将会分成两场,分别在上午和下午举行。为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望江楼,盐运司规定凡是参加投标的盐商皆需缴纳十两银子作为投标费用。

    上午的招标会是关于食盐销售执照的,这种由盐运司颁发的执照规定了盐商可以在某一个府县销售食盐,每一个府县根据人口多少规定了最多容纳多少盐商。

    投标将会采取暗标的形式,由运司提出一个起拍价,盐商们将自己能接受的价格登记在一张表格上,登记好之后装入信封中密封起来交给运司的文吏即可。

    每个商人可以投多个府县的执照,只要资金实力雄厚每个府县全部拿下都可以,但相应的付出的代价也会相当高。

    因此许多盐商都只选择了周边的几个府县,只有少数的大盐商才每个府县都投了,虽然未必每个府县的执照都能拿下。

    望江楼为每一个府划出一个包间,对于像武昌、长沙、襄阳、荆州这种大的府单独划出了一个楼层,但仍被热情的盐商们挤满了,一些偏远的府反而很少有盐商去投,只有本地的盐商才会选择。

    武昌府作为湖广布政使所在地,再加上人口众多又富庶成为了上午盐商们争夺的重点,许多人相互打听着别人标出的价格,当得知自己出的价格最低时无不焦急万分,找到运司的文吏想要将信封抽出来,重新填写价格,但都被文吏严辞拒绝了。

    宋一鹤早已对文吏下过严令,所有人不得像商人泄露价格,也不许私自更改价格。

    “二叔,怎么办?侄儿报的武昌的底价好像太低了!”庄文彬焦急的向庄则栋询问道。

    “不用太在意武昌,即使花大价钱拿下武昌,以我们家目前的实力也竞争不过当地的盐商,我们现在要确保的是必须拿下德安府、黄州府以及荆州府这三个府的执照。”庄则栋刚刚去顶楼看过了,顶楼投标的是武昌府,他在人群中发现了好几个熟人,有几个是楚王宗室的亲属,肯定竞争不过他们,索性放弃。

    熙熙攘攘了两个时辰,上午的投标才结束,商人们陆续走出望江楼就近找家饭馆填饱肚子,接下来还要参加下午的投标,下午盐引的拍卖才是重点,将会采取明标的形式,竞争肯定会更激烈。

    此时,望江楼已被封锁起来,由运司的衙役在门口守着,所有人不得进入。

    楼内运司的官员正在紧张的统计着每个府县的执照由哪些商人获得,由于限定了人数,只需将出价最高的盐商选出即可,所以统计起来也很简单,例如荆州府根据运司估算可容纳二十名盐商(相当于一级渠道商),那么只需将出价最高的二十名盐商选出即可。

    经过近一个时辰的统计,每个府县都选出了相应的盐商,盐运司的文吏很快就将获得执照的盐商姓氏,籍贯登记好张贴到望江楼门前的布告栏上。

    此时布告栏前早已围满了人,许多人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上面兴奋不已,而没有出现名字的则失魂落魄。

    很快所有的府县名单都已贴出,下午的招标会也要正式开始了。

    下午的招标会开始前湖广巡盐御史兼盐运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