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召见(第2/3页)  大明最后的藩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抚,对拒不受降的可派兵剿杀,而对于已经投降的可收其精锐,编到官军之中。其余老弱病残由朝廷发送安抚金就地安排。”

    朱桓知道他说的方法其实也没有效果,历史上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但是由于当时朝廷拨出的安抚金只有十万两,当时的李继贞就上疏指出,十万两银子每人一两最多只能救十万人,而米价一斗要七钱银子,只够一人活五十日。五十日过完,这些人还是会造反。

    “你说的杨鹤在奏折上都已说过了,如今看来效果不大。只是如今朝廷四处用兵,而北边鞑子才是我大明心头之患。北方战事不停,朕实在是拿不出银子去安抚这些反贼。”

    “皇兄,银子并不是必须的。”朱桓想了想回道。

    “哦?你有何良策?快跟朕说说。”

    “银子虽然重要,但比银子更重要的是土地。”

    “土地?”

    “没错,正是土地。此次反贼愈演愈烈除了因为连年旱灾,农民收成不好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农民手上的地太少了,各地的藩王c士绅大肆侵占农民的土地。而这些人又不纳税,反而将税压在这些农民身上,农民被层层盘剥,实在过不下去,才拿起武器造反。这些反贼除了恨官军,更恨的是这些豪强,如今地方上豪强被反贼杀了不少。朝廷干脆下一道圣旨,所有投降的反贼皆赐给一纸赦书,将被杀死的士绅土地全部收回来分给投降的农民,并且下旨给各地藩王,要求他们捐钱捐粮,朝廷多一石粮食,就能少一个反贼。同时要求陕西等地府县官员辅导农民多种植一些如番薯c土豆c玉米等耐旱之物,只要挺过这几年干旱,反贼自然就消失了。”

    “朕已下过旨意,可是各地的藩王c士绅都借口无粮拒不捐赠。朝廷屡次下旨,才只捐赠了五万两银子c两万石粮食。”

    “皇兄,对于各地藩王,可让人将陕西当地被反贼全家杀害的藩王的惨状向各地藩王转述,如今帮朝廷解困就是帮他们自己,不要等反贼打到门口了再来后悔。至于各地的豪强,可派锦衣卫详细调查,如有恶迹累累之家,可着锦衣卫详加审查有无勾结反贼,如果查出来,全部问罪,收回全部土地。”

    “这个法子倒是可行!”崇祯明白朱桓的意思,心想果然是一招狠计。

    “没想到,桓弟年纪轻轻,想的倒是周全。”

    “不敢,这些事情都是臣弟听那几个举人说的,臣只是转述给皇兄而已。”朱桓心中有些忐忑,不知说这么多今后是福是祸。

    “你可知那几个举人的姓名?”崇祯想到不日就要科举,这几人如能为朝廷效力也是一件幸事。

    “臣弟只是在隔壁听到他们说话,并没有问姓名。”

    “也罢。这件事朕再考虑考虑。不管怎么说,杨鹤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必押回京师,就地革职,陕西总督一职朝廷另外派人。着锦衣卫详查陕西各地剿杀已受降的反贼之事。”

    “奴婢遵旨!”曹化淳躬身接过圣旨,退了出去。

    “朕这几日正在想如何册封你之事。”崇祯站起来走下台阶,来到朱桓身边将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说道:“今日见你见识不凡,如果你不是我皇室子孙就好了,朕就能重用你,如今满朝文武都不堪用。”

    “皇兄,过奖了,臣弟实在不敢当。”

    “依照太祖皇帝留下的祖训,你十岁就该封王,只是自朕登基以来,这天下就没一天消停过,倒是把这事给忘记了。朕会让礼部和宗人府商定你的封号,待封号议定,定好时日,朕就正式册封你为亲王。这段时间,你就在京师帮朕多留意下民间之事,朕在宫中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大臣们想让朕知道的,朕现在要知道的是大臣们不想让朕知道的事。”

    “臣弟遵旨!”

    “你还有事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