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八章 开考在即 四大州官(第1/2页)  闻太师传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吉时已到!学子入场!”

    随着一声长啸,贡院外人山人海,这其中不仅有此次参加考试的学子,还有不少商贾豪富,地方人物围在外围看个热闹。

    无他,此时此地,这里云集的可都是这一州的青年才俊,这里少说要出一个解元,数个举人秀才,其中日后要么为官,最次也是地方乡绅,日后都是非同一般的人物。

    这些商贾豪富虽然家财万贯,但地位不高。要想在本地混得开,还得巴结这些个读书人,这也是历朝历代重儒轻商的惯俗。

    而要巴结那些个已经功成名就的读书人,门槛又太高,只有这些个未成名的读书人巴结起来最容易。

    世间趋炎附势,大抵如此。

    至于寻常百姓,不过是挤过来看个热闹,有的还带着自家的孩子来沾沾光:“娃儿,日后好好读书,阿翁以后等着你进这考场考取功名呢。”

    萧宁早就站在前排,就等这一声号令,众多学子纷纷入场。

    原本说好要蒯青这三天都捧着城隍笔等在门口,可昨天萧宁见过杜仲小道士以后,他又改了主意。事情远比他想的复杂,计划也自然要随之变化了。

    萧宁匆匆一瞥,那陈放刘勋也在人群之中,想来那日被赶走之后定是面上无光先行离去,隔天才再去递交文书。

    陈放是南方人,不过是这一支被迁到此处,说起来家声隆重但在此地也只是外来户;刘勋虽是朝官之后,可家族势力在世家之中也只是算得上末流。

    说穿了这两人虽然也是世家,可在本地也算不上是高门大户,还需要靠子弟来参加科考博取功名,来为家族争取地位。

    这科考三五年才一次,错过这一次又不知道要等多久,所以尽管有些丢人,可两人还是灰溜溜地回头接着报名。

    但话说回来,所谓的家族式微也不过是放在世家之中来衡量的,放在平头百姓之中,这两家就已经算是庞然大物了,所以两人才会养成跋扈的行事风格。

    萧宁看到了他们两个,他们两个自然也看到了萧宁,只是此时要保持肃静,而且他们对萧宁身上的古怪也略有顾忌,因此只是脸上一白,其他也不敢多说。

    学子们一个个低着头,不敢大声说话,乖乖地按次序步入贡院。

    第一天考试还有诸多礼仪,也不是坐下就开始,一众学子在贡院中间站好,此时又有人报号:

    “知州大人到!通判大人到!运转使大人到!安抚使大人到!”

    以柳如是为首的四名大人依次就位,这四位大人可谓是此地最大的行政官员,科考一事是为国选取栋梁人才,地方官员必须亲至,以示重视。

    其中当中的柳如是是掌管政务的知州;而一旁的通判黄文品级上低于知州,但却是天子选派监视地方的耳目,地方大小虽然由知州做主,但却都要经过通判的首肯,因此通判的地位决不低于知州;运转使陈万年掌管一州的钱粮,赈灾、修筑、军饷等全都要他来做,地位超然;而最后的安抚使鲁横则是兼顾这边军事宜,朔州算来也是北方边陲,尤其是经过十几年前那一场突袭,朝廷这才特地加强了地方守备。

    总而言之,四位大人相互制约,同为这一方的父母官。如此设置,也是太祖有感于前朝地方势力过大而个个拥兵自重最终反叛朝廷的旧事,而设置的机制。但如此一来,地方大大弱化,一旦发生像十几年前那样的突然袭击,地方上却没有一个官员能独立决断,最终贻误战机这才导致了当年北方战事疲软的局面。

    “柳大人,我等只是前来助拳,这仪式还得您来主持,只是一切要按礼制来,莫要有所差错,反倒让这盛事留了遗憾。”

    通判黄文长得一张大圆脸,身材颇为富态,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朝官。他这话说得虽然随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