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1.第二十一回(第1/2页)  [水浒]官人,梁山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林冲和她讲的这些道理,张祯其实都懂,她也知道林冲其实是找她互相宽慰。作为曾经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过去是朝廷军队的一员,现在却站在官军的对立面上和他们厮杀,这种立场和心态一时间是很难完全扭转过来的。

    他也曾一招一式给普通士兵纠正枪法的错误,那也不过是一批热血的年轻人罢了,和黄安带来的这些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张祯也听朱贵他们闲聊说起过,之前官府也有几次小规模地攻打梁山,无一例外都被打回去了。坐在高位上的人一声令下,互相厮杀的是底层士兵和底层百姓,但是为了活命,战场上他们谁也不能心软半分。

    “我并没有不惯。”张祯摇了摇头,“要停止这种自相残杀的行为,只有天下纷争平定,再没有战事。”

    “以战止战。”林冲明白她的意思,但却觉得有些不可想象,“如今天下乱象并起,像梁山这样聚义的不知道多少处,何时才能定风波?”

    张祯也觉得无法想象,她看到的不止是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频繁爆发的问题,根据她的历史常识,她还知道接下来金兵南侵,汉人从此山河破碎,偏安一隅,最后在蒙古人的铁蹄下以抱着小皇帝跳海给这动荡的年代画下了悲壮的句点。

    要平定天下,必须要把民间那些反抗朝廷各自立山头的起义军势力聚拢在一起,将昏庸的北宋朝廷彻底推翻。历史上能做到这种事的人少之又少,不是人人都能成为朱元璋的。

    张祯不由得看了一眼林冲,这个在水浒里时被提起时经常会用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剧英雄,可以做到那一步甚至在自己的帮助下推行更先进的政治体制吗?

    算了,还是别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了。张祯将如骏马般跑远的思维拉回眼前,她决定用新中国开国第一位主席的名言鼓舞一下林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说完就提议去聚义厅看看王伦对俘虏们的处置了。

    聚义厅里空无一人,张祯一打听,原来王伦把人都集合到演武场准备开大会了。不过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也没有王伦近旁的喽啰跑来通知林冲,张祯有些愤愤不平地说:“王伦未免也太防着哥哥了吧?”

    林冲苦笑道:“这次水战我虽然生擒了黄安,但出力和功劳明明是朱贵最多,出谋划策的是你,他其实没必要腾出心思来防我的。”

    “对,我觉得他也是吃饱了撑着。”张祯毫不客气地点评道,“不过既然上山了也不能白跑一趟,咱们去看看热闹吧。”

    演武场上已经沸沸扬扬,被抓的官兵都被捆着押解在一旁,另外一旁站着梁山的小喽啰们,而点将台上立着一根木桩,上面黄安被捆得和个粽子一样,面色衰败,脑袋都被打破了,显然是挨了打。

    朱贵原本和一伙水军站在台下围观,看到张祯和林冲过来了,连忙迎过去问道:“寨主要论功行赏了,你们怎么才来?”

    “还有些事情,因此来迟了。”林冲自然不好直说是被王伦使了绊子。

    林冲名义上还是坐着梁山的第四把交椅,王伦看到他来了,面上堆着假笑招呼:“林贤弟来了,快上来一起。”

    饶是林冲见惯官场百态,还是被他的不要脸震惊了一下。

    张祯连忙推他一把,小声说道:“我们先上去再说。”

    林冲于是带了张祯沿着楼梯爬上了点将台。

    宋万看到张祯倒是很热情地走了过去:“这次我们梁山大获全胜,多亏了张小兄弟神机妙算,哥哥先敬你一碗酒。”

    林冲看着那大海碗,下意识就要去拦,却被张祯暗中拉住了袖子。

    她可是带着要对付王伦的任务的,平时也暗中观察梁山上哪些人可以拉拢,这宋三寨主递过来的橄榄枝,她肯定不能拂了对方的好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