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第2/3页)  长安秋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儿如果不是嫁在我们四家里,必定就是入大明宫没跑了,切勿被一时的风光迷了眼,你也知道我的脾气,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件事你多思量些吧天色也不早了,我也该回了,你且早些歇吧”。

    裴耀卿坐着不作声,手指摩挲着衣角,韦述知道他一时半会也想不清楚,也不烦他,只转过身,背着手挥了挥手“走了,不用送了”,背影带着几分潇洒。

    裴耀卿知道好友行事洒脱,不拘俗礼,平时也是爱好名士之风的人,并没有对此行径心有不满。是啊,陛下在武后的时候就对世族抵触。长孙氏,上官氏,还有武氏,不就是正好的例子,自己也是裴氏旁支一脉,加之与剿灭韦后以及太平公主之事出过力,才得陛下赏识。

    裴耀卿想着,后只着裴束派人为好友提灯照路,自己倒是在书房里,坐着思量了一夜,一早派人送了一封书函,去了裴综的院子。

    第二日,裴综一早收到父亲的书函,摊开只有“玉儿”二字,当即明了,小名也不用自己取了。呵父亲啊,儿子有时候在想我们兄弟五个被生下来是不是都是父亲用来巩固裴家势力的工具,只是用得不那么明显而已大哥被安排在太子身边,有意让二哥做武职,看着三哥资质平平,却还是替三哥在秘书省安排了一个闲职,我呢,让我早早与吏部中人打好关系,就连年纪较小的两个庶弟弟,也想着送入宫中,有个不高不低的职位。

    这“秋”字,多讽刺,说是母亲最爱故乡木槿花是在秋天开放,可是为了您的仕途,当初对母亲说,“再也没有谁能逼迫我娶别人”,可当时已经是陛下亲信的你,却是自愿纳了一个商人之女——如今我的庶母,说是为了之前陛下笼络势力,实际就是需要金钱而已。

    哪怕你在母亲死后,一直再没娶继室,陛下登基后也渐渐疏远了庶母,可是我唯一记得的是母亲抱着尚小的我,坐在回廊上,轻哄着我,目光却是看着花园里的木槿花红了眼眶。

    父亲,你一直都说我很是像你,不仅眉眼像你,就连脾气性格也像你,因为那时只有我在母亲身旁只有我她总是目光温柔的看着我,我知道母亲眼中的柔情,不全是对我的爱护

    如今给秋儿的小名,甚至是满月宴请,都带着父亲你的意真的是要利用个彻底啊。

    裴综揉了揉发酸地眼角,父亲,你真是丝毫不遮掩,出生的那块玉玦,虽说是高大监给的,但是那块玉是贡品,能拿出贡品明面上还毫无遮掩地送人,也只有宫里您一直效力的那一位了如今长安城闹饥荒,大臣们都不敢明着大肆宴请,如今一个嫡次子女儿的满月宴,就请来长安城大半的权贵,这是在向宫里传递信号吧。

    呵,示好,还有听到圣旨的时候并不惊讶,应该与那日的高大监有关吧如今小名为“玉儿”应该与秋儿在满月宴拿到那块玉玦有关吧,又是示好,或者说要彰显父亲您时刻感念着皇恩浩荡一块玉而已,真是利用的干干净净呢?!

    可是裴综没有办法,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照做,自己没有任何能力反抗这个家里大家长的话,只能无奈派人将这封书函送到聪敏的妻子手里,见小厮向内院传信的背影,想必妻子也会明白的。

    现如今唯一让我心安的,就是青梅竹马的妻子,替我生下一儿一女,一家和美,没有妾室庶子。父亲,权力真的那么重要吗?非要与裴氏嫡系一脉争这个高低,这真的那么重要吗?裴综心有些凉。

    赵府

    赵冬曦自满月宴回来后,一直在自己院子的书房内看书,身边只有赵学一人随侍一旁。

    赵冬曦执书坐在桌旁,赵学在一旁的小案上烹茶。

    “看来裴公在陛下面前还是很得宠信的,主人您也不用如此冷淡。”赵学手上有条不紊,边烹茶边说。

    赵冬曦翻了一页书,拿起手边的茶水,啜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