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第1/4页)  娜,可爱的中学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

    看完电影《解忧杂货店》,还是有感触的,并不是电影有多好看,小说改编的电影,我更喜欢看小说,小说的魅力在于它能让人充满想象。小说是今年4月份在崇市参加业务集训的时候看的,情节和内容确实已经模糊了。电影的感触在于那写信的交流方式,这就让我想起了昨天在网易邮箱里看到的几封邮件,里面提到关于写信的事。确实,我的高中是从2005年到2009年一共四年,虽然比别人多读一年,但也没能考出个好分数,别无选择,去北海呆了三年,原因很简单,我喜欢大海,就是想去看海,再次就是北海也有我喜欢的计算机专业。

    高中前三年,其他人都已经用qq进行交流了,然而我的交流方式却还是靠写信。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和同龄人开始脱节了,当别人都在感受科技进步带来交流喜悦的时候,而我却对着新鲜事物极为反感。因为每当周末来临时,网吧里挤满的都是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一进网吧就是玩游戏,这也是我极为排斥的一件事,也是后来我对游戏一直十分厌恶的诱因。不过去网吧,也并不都是玩游戏的,也有上qq、看小说、听音乐、看电影、看动漫的……然而这些都是我后来,也就是2009年申请了qq后,才知道网络还有这样的功能。

    对于上网,聊qq,玩游戏不感兴趣的我,却对阅读十分的爱好,喜欢读书,也是在初中时期的一位政治老师引领下喜欢上的。喜欢的书并不是课堂上的教科书,倘若我对教科书如对其他书籍一样感兴趣,高考也不至于只得那么一点分数,也不至于落得去北海看我喜欢的大海。喜欢读书是一方面,购书却是十分困难的,高中的生活费并不多,新华书店或者宜州桥头的两个稍大一点的书店是不敢去买的,但是会经常去看,反正又不用花钱。能买的书,也都是地摊上十元一本的书,虽然都是些盗版或者旧的书籍,但内容却还是清晰可看的。在我购买的地摊书当,映像最深刻的还是鲁迅先生那本精选集,陪伴了我好多年。

    高中四年的时间里,竟不知不觉的在地摊上买了好几箱的书,回到家还常常遭到父母开玩笑似的数落。后来在北海,北海的几个较大的书店也经常逛,但是并不会买。那时用的还是父母的钱,不敢乱花,然而北部湾广场的长青路的那条烧烤街的街头却是有地摊书卖的。每到周末,必定会去哪里淘几本书回来。因为大专的生活费要比高中生活费宽裕得多。买的书也逐渐多了起来,只要是感兴趣的就买,买回来的书,也都是随便翻一两页就丢了,根本没能静下心来去好好读,那个二十出头年纪,确实还是太浮躁,做事情也都是三分钟的热度。

    2012年在北海毕业后,来到柳州工作,头两年的工资并不多,虽然单位包食宿,一些生活用品还是需要自己掏钱购买,一个月下来基本是没有什么剩余的钱,购书也只是一种奢望。还有一个就是单位也有自己的图书阅览室,虽然不大,六米宽七米长四十二平米这样,三个书柜,一个两米长,沿着墙壁依次排开直到门对面的窗户。书柜对面的墙壁下,也是排着四张定制的长桌,每张1.2米长,桌面不是平的,而是45度斜靠着墙壁,也就是个直角三棱柱体横着放,桌面宽60公分,桌的四条边用有食指大小的方形木条围着,从桌面中间也就是30公分处也用同样的方形木条把桌面一分为二,木条的作用无非就是用来排放各种各样的杂志,杂志也总是整齐的排放着。进门对面的窗户下呢,放的是三个报刊架子也是一字排开,各类报纸也都有。窗户正中位置,隔着报刊架子一米远,两排方桌紧靠着向门的方向伸展开去,每排桌子放八张椅子,也就是读书阅览做笔记的地方。

    由于我个人比较喜欢书籍,单位也就让我负图书借阅登记以及打扫阅览室卫生的任务,这对我来说,可是求之不得的差事,在我负责阅览室的那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