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第1/2页)  年轮的呼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鄯善镇坐落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处湟水谷地南侧山地c沟谷地。是历史名镇,所辖24个行政村,人口有两万多。中林村就是辖区之一,共有50户300多人。鄯善镇大多是山地,农民靠天吃饭,一年种庄稼的收入也刚能维系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日子想过的好一点,就只能在农闲时出去打些零工,挣点零花钱。

    张远一家除了爷爷,其余三人都要去赶集,父母忙活了一早上,把家里的牲畜都喂完后,换上一年来难得穿一次的新衣服,准备出门。他们和刘三顺家说好,刘三顺开自家的拖拉机带张远一家人一起去赶集。

    拖拉机发出沉闷的“突突突突”的声音,冒着黑色的烟,艰难地爬上村子前的山丘,拐上公路。刘三顺在前面驾驶拖拉机,张远一家三人,刘城和母亲五个人坐在后面装在拖箱里准备变卖的土豆袋子上,身边的一切缓缓向后滑过。风击打在脸上冰凉刺骨。

    “小远,在学校还好吧?”刘母扯大嗓门问道。

    “好着呢,婶子”

    “这孩子真争气,是咱们村的骄傲,嫂子以后要享福了”刘母看向张母。

    “还早着呢,现在才是最困难的时候,那学费贵的吓死个人”张母掩饰不住得意,笑的满脸褶皱。

    “以后有好事儿了一定要想着我们家灵官啊”

    “会的,婶子,我俩可是好兄弟啊”张远将手搭在刘城肩膀上。

    “你看这俩孩子,从小就要好,长大了肯定会更好的”刘母笑着说。

    张远发现母亲脸上闪过嫌弃的表情,只是不动声色的将其掩饰了过去,赔笑道:“是啊,他俩就像亲兄弟一样”。

    张继承一言不发的看着公路两边过往的人和车辆。公路上积雪还未完全化尽,只有中间不足一米的一条道,露出黑色的柏油马路,那是因为经常有车经过而化开的,刘三顺谨慎的开着车,朝着镇上走。

    鄯善镇于中林村里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新奇的,因为这个地方总有他们没见过的新鲜玩儿意出现,而且都会盛极一时。张远和刘城都曾在镇中心中学读过书,所以对镇上的一切都有一种亲切感。其他人在每年秋收后,都要成群结队地用牲口驮着粮食,去镇上粮站交公粮。那是镇上每年的盛事,从九月底到十一月初,都会有很多人和牲口在镇上出现,络绎不绝。

    中林村的大多数人也都是在这个时候组队前来。因为那时运送货物完全靠骡子,所以他们必须天不亮就出发,赶在太阳出来前到达,这样不但人省事,骡子也不会太累。直到前些年通了公路,拖拉机时行之后情况才有所改变。

    刘三顺将拖拉机停靠在收购农货物的店门前,松了油门,拖拉机飞轮先是顺着转了几圈再倒着转了几圈,就停止了。张继承一家从车上下来,帮忙把土豆抬到院子里和刘三顺说好回去的时间,就混在来往的人群里往集市走去。

    街道两旁贩卖年货的摊位一个紧挨着一个排着长长的队列。瓜果c冰糖c花生c茶叶c糖果c檀香c冥纸等必需品一应俱全。过往的行人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神情,小孩子盯着那些糖果吞口水,大人们一遍遍询问着各种货物的价钱。

    街道上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张远跟着父母转了一会儿就说要找同学去,会在回家前准时回来,就一个人离开了。

    他穿过人群,径直走向那家熟悉的理发店。那个地方再熟悉不过,高中三年,一有时间他就会到那里去,隔一段时间他自然也会剪一次头发,大多数时间,他只是为了见刘洋。老板娘家就在镇上,丈夫是镇中学初中老师,教语文。

    老板娘对他们也不加干涉,只要不影响她做生意,其他的事她一概不管。这一来二去,他也和老板娘混熟了,老板娘知道这俩孩子的心思,也帮他们打掩护,只要丈夫回来她就会提前通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