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维斯塔科考记(第2/3页)  上帝花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古怪,还喜欢喝加了糖的红茶。

    摆手拒绝了米利切维奇的俄式早餐,周明从储存箱里取出来一份猪肉大葱的包子和一袋豆浆。这些东西都是提前做好的,食用前放微波炉里加热一下就行,甚至不加热直接吃都没有关系,就是口感可能不太好。

    两人这边吃着早餐,汉斯和赫特林也跨过舱门走了进来,礼貌的互相打了个招呼便开始准备各自的早餐。飞船内部的空间有限,除了用于睡觉的个人空间之外,主要的活动空间就在驾驶舱了。

    里面的空间被分割成了几个部分,下面固定着一个金属圆桌,用于船员吃饭和打牌等休闲,打开内嵌式电脑甚至还是一个面积不小的平面显示器。

    桌子两米以上的空间中焊接了一个大大的金属甲板层,上面是真正的驾驶舱,在那里,可使用手动操作球来操控整艘飞船。

    由于飞船在太空中没有上下左右之分,所有操控方式和飞机有很大的不同,使用控制球来代替操纵杆,球面往哪边转,飞船就会做出相应的动作。

    球面上还会显示出来速度控制选项,可以很方便的在改变航向的同时控制飞船的速度。不过现在四人的操控技术也就勉强处于入门阶段,所以现在巴士173依旧由诺亚的子程序控制。

    简单的吃完早饭后,按照培训期间的科考手册,四人开始按照分工进行接下来的考察任务。周明的工作最简单,待在驾驶舱里盯着监控显示器就好。因为巴士173在小行星带中,所以搞不清楚什么时候就会有不速之客出现在轨道上。

    周明的工作就是在预警雷达发现目标后根据危险等级向其他三人通报,或者是根据威胁大小使用小巴士上的两门磁轨炮强制使目标偏离轨道。

    汉斯的任务是操控堆在格纳仓里的几件仪器,包括几颗小型入轨卫星,一个采样器还有一个资源探测器。

    小型卫星实际上是陈霖制定的太阳系监控网的一部分,和维斯塔没有多大的关系,外出的小巴士都会带上那么一两颗。距离近的就带的多一些,想那些几乎跑到柯伊伯带边缘去的都只带着两三颗,不过功率相比起内部内太阳系使用的要大得多。

    真正需要汉斯操控的是那颗资源探测器,这颗像导弹一样的资源探测器被电磁导轨投射到维斯塔最大的陨石坑深处,然后开始不断地朝外发射地震波,然后将馈波收集后发送到汉斯那里。根据馈波的不同便可以大致的分析出维斯塔究竟富含哪些矿藏。

    实际上早在2011年的时候,美国的黎明号探测器就造访过维斯塔,甚至还对整颗小行星进行了测绘。所以对于维斯塔,周明他们并不陌生,毕竟nasa的很多内容都是公开的,而且说实话这些东西实在也没有保密的必要,除了石头外也没剩下啥了。

    维斯塔的体积并不大,五百多公里的直径,内核早已完全冷却,所以并不存在干扰振波的因素。很快,零散的数据开始源源不断地传回来,在经过小巴士舰载主机的处理之后在全息投影上形成了维斯塔的矿物分布图。

    大体上主要成分是还是铁镍,外面有很多钙镁含量特别高的橄榄石,这东西的经济价值就不是很大了,一般都是用来当做耐火材料使用的,倒是铁镍内核,如果需要的话倒是可以在这里建造一个冶炼厂来。

    采样器需要有人登陆维斯塔表面进行操作,这项重任落在了米利切维奇老爷子的肩上。已经穿好作战服的老爷子站在气密舱里,待挥了挥手朝周明示意万事一k之后,巴士173开始降低轨道,朝着位于维斯塔南极点的火山口飞了过去。

    火山口实际上应该是一个撞击坑,直径几乎有460度公里,要知道维斯塔的最大球径也不过560公里而已,可以说这个撞击坑简直大的让人难以想象。撞击坑很深,里面终年不见阳光,温度几乎接近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