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线1(第1/4页)  末世之最强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王凌入主元城后,随着“女娲补天”计划的提出,元城便开始动员数百万民众,围绕元城势力范围构筑一条“玄武防线”。整个“女娲补天”计划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意在拯救民族于灾难,建立一片末世内的绝对安全区。

    这条民族存亡的防线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面的“玄武”防线位于湘水以东,北自阜幕山,在一座座绵延起伏的山峰上,凭借地形,铸造一座座碉堡与炮台。而在群山之间的豁口处,则修建一座座高达数十米的金属构筑的要塞关隘,用以扼守夏帝国西南之地通往西江省之要道。

    元城西侧“玄武”防线,最宽处纵深达近百里,而狭窄处却只有十余里的纵深。绵长的防线自北向南,自云连山处一分为二,一处向西突进,沿湘水向南,沿着江水南北两侧的平原地带密集修筑的炮台和堡垒,和湘水一道将元城辖下衡城基地市包裹在内。而另一路沿霄罗山脉一路绵延向南,直入广南省南峰山脉与瑶峰山,再绕了一个圈后,将元城的关韶卫星市护卫在内。

    整个元城西部“玄武”防线只修筑到这里便戛然而止,因为从此处再往南则是广南省辽阔的平原地带,无地形可依托,整个“玄武”防线建筑成本与修筑时间将会暴涨,所以元城花费巨资构筑的“玄武”防线在这里未在向南延伸,且关韶卫星市外围的防线现在还只能称之为半成品。

    所以为了弥补防线的不足,在第二次尸潮爆发之际,元城高层调集了原福南基地市数十万大军驻于韶关卫星市南部,以抵御来自整个广南省的尸潮。

    元城西部整个“玄武”防线主要分为5座要塞与1条堡垒区,分别为扼守c江与阜幕山之间的云梦关要塞,它护卫着背后的汉武基地市与夏江卫星市,是元城最重要的西部门户;阜幕山与云连山之间的幕云关要塞,背后则是元城的江口卫星市和周边聚居地;功武山两侧的上武关要塞与下武关要塞,护卫的则是赣城卫星市及元城西江省南部的大片聚居地;最南面则是由数十万“福南”军驻守的半成品瑶关要塞,不消多言,自是用来保卫关韶卫星市;而围绕护卫衡城卫星市南北两侧的那条上百里长的堡垒区,则被称为“湘南”防线,同时与上下武关要塞形成品字形,互为犄角。

    而“玄武防线”东侧,则是自庆安省内c江岸边开始,自西向东沿庆安省境内阳淮山脉内的华九山、金山入江南省目天山、龙口山,之后转而南下,沿着霞仙山等帝国东南部绵延起伏的山脉,从烟荡山处入海。

    元城东部新金陵卫星市、金城、福南三座卫星市成为东部“玄武”防线的支撑点。东部多天险,整条防线只有两处要塞,一座是依托新金陵基地市,横亘在c江南部的江南要塞,不久前江南数百万难民向西逃难,便是从此处入元城地界;而另一处则是和金城融为一体,即是基地市同时又是要塞的金城要塞。

    大战伊始,元城内部7个集团军5个被布置到西部的4座要塞和周边山,这些还不够!

    被炮火覆盖的地域后方,无数装备着金属外骨骼的元军驻守在由新型水泥浇筑加固的战壕中,这种水泥虽然比不得元城构筑要塞用的合金,但是抵御丧尸鼠也是够了。而这种战壕显然不是为了抵御炮火,而是为了减少士兵受到的攻击面积,至少待在这里,面对毒液丧尸和喷吐者要比暴露在地面上强得多。

    而士兵们手中端着的同样是元城沉重的新型步枪。数万步兵待在宽大的战壕中不断的对外射击着,他们的目标是那些突破炮火封锁的丧尸。只见随着士兵们的操作,这些枪口喷射出出长达一米多的火舌,剧烈的高压气体将战壕前的土壤吹拂的尘土飞扬。元军新型枪械强大的后坐力在没有外骨骼的保护下,足以将士兵抵住枪托的胸膛肋骨和内脏震碎!

    而士兵们外骨骼后部背负的金属箱子不仅是让士兵们携带给养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