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话 他鲁每发难(第1/2页)  琉球穿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柴山终究对浩二的名字不甚满意,认为这两个字作为人名实在是有失风范,听上去像是唤耗儿一般。我堂堂大明册封副使,怎可如此没有名堂呢。

    他看到浩二演武时着重下盘的稳重,其势如鼎,便给浩二取名为鼎。

    但光有名不行,还要有字。我们现在说的名字,在古代其实是分开的,两回事。名是名,字是字。名讳名讳,一般不会直接叫名,那样就太失礼了。除了名之外,还要有个字,方便相互称呼。比如三国志里面,刘备和曹操相互称呼对方的时候就是孟德,玄德,这就是字。有时候还嫌不够,还要加上一个公,变成孟德公,玄德公。你要直呼他刘备,曹操,那是上了战场成为敌人的时候了。

    有关浩二的字的,蔡让提了个方案,说当时浩二上船来,怀里面揣了那个叫手机的玩意儿,不如叫“怀机”。

    柴山笑道:“这名字听上去有些高僧的意味,不过也好,咱家虽然不知道那个手机能有什么作用,诚如阮兄弟所说的能够千里传音隔空通信的话,若是能用于沙场对敌之时,岂不是能瞬间传命于千里之外了。阮兄弟用怀机这个字,意喻胸怀玄妙之机,也正有延我大明国祚的气势。甚好。”

    所以,现在浩二是姓阮名鼎,字怀机。

    这还不够,柴山又给浩二编造了一个身份,说他是福州商人的孩子,因为同琉球贸易,因此从小学习琉球语。

    老实说,我听到怀机的名字出现,直接吓住了。

    在琉球历史上,怀机实在是太有名了。这个曾经担任过琉球国相的人,在琉球相当于是诸葛亮的存在。但奇怪的是,史书上对于怀机的记载却都是模糊不清的,甚至生卒年月都不确定,难道这人竟然是穿越回去的浩二么?但转念一想,就否定了这个可能:浩二只是回去了两年,怀机起码在琉球几十年,所以此怀机并非彼怀机,也就释然了,安心听浩二继续他的穿越之旅。

    中山巴志国王向册封使柴山大人提出一个请求,要册封副使阮鼎在归国前教授国王卫队空手道。柴山自然也不方便拒绝,浩二也就欣然接受,每天一有空闲就去王府教人练武。对浩二来说,虽然时代不同,但这里毕竟是他的家乡。真要是跟随大明船队回去,自己又能去哪里呢。

    大抵册封使来琉球,往往要趁信风往返。册封完毕之后,使团须要留下来等北风到来之后才会返航。有关历史记载也表明,册封使在琉球的停留时间,少则数月,长的甚至八个月。

    浩二他们这一年,返回大明需要的北风迟迟没有刮起来,不过却是刚好随了浩二的心愿。加上他没有语言的障碍,更加的如鱼得水。几个月里面结交了不少人,游历了许多地方。袁忠受了柴山的嘱咐,几乎寸步不离浩二的左右,防止他发生意外。蔡让虽然需要约束部众处理军务,但也是一有空就跟着浩二出来。

    大家最爱去的,还是久米村。

    久米村是紧邻那霸港的一个浮岛,当年三十六姓的中国移民到琉球后就定居在这里。三十六姓属于特殊移民,是奉了皇命来支援琉球建设的,虽然住在这里,但在大明的户籍并没有消除,也就是说他们并不属于琉球国民。一代移民大多上了年纪之后就返回家乡养老,也有喜爱这里没有回去而终老琉球的,就葬在久米。到二代成长起来之后,却反而同中国陌生,把琉球当做故乡了。

    三十六姓几乎把持了琉球所有重要的政府职位。因为特殊的身份,只有他们存在,才能持续同大明的朝贡贸易。加上文化上的领先,很快,在琉球形成了一个贵族阶层,叫久米士族。

    可以说没有久米士族的支持,琉球王国的行政机构就会停止运转陷入瘫痪。

    久米村是琉球王国最繁华的地方了。

    册封使居住的天使馆就在久米旁边,到晚上不当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