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收菜(第2/3页)  穿越只是一份工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媳妇儿,我正想和你商量这事呢,你说咱买台车好不?”

    “这会不会太招摇了?”赵洁有些犹豫。虽然这次去省城折腾了不少钱,但买车不是小数,回到这个年代的任务还没完成呢。得留些钱以备不时之需。

    “严打应该最多不超过一年,钱到时候再去挣就好了,我每天搭牛车去镇里也不是这么回事啊,再说收购上来的东西,你就是做个样子也得往外拉啊?”王端明白赵洁的意思,在一起那么多年,对方的一个表情,就能明白很多事。

    “我倒不是心疼钱,主要是咱不知道《两汉策要》啥时候出现,也不知道到时候怎么样才能得到这部书,心里有点没底。”

    “再说了,马上要严打,现在买了车,至少在村里肯定是头一份,你能肯定没人嫉妒,把你告发了?”赵洁想的要多些。

    “也是!”王端想想他们的身份问题,也就不再执着买车了。毕竟证明材料啥的全是假的,就算现在在村里落了户,也经不起细查。

    “那运输问题也得解决啊?”赵洁有些头痛,后悔刚才跟大姐说的太快了,要是乡亲们真送了货品过来,怎么处理啊。

    “我每天去镇里搭的那个牛车是王二伯家的,到时候跟他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每天把货帮咱运到镇里。只是这样一来,媳妇儿你就也得跟去了,不然东西没法收。”王二伯也是大王屯的村民,靠赶牛车在附近乡镇搭客挣钱。

    “我跟去倒是没啥问题。只是肉和山上的干货还好说,地里的菜咋处理?现在是夏天,每天估计都能收不少,没法运啊?”

    “我明天多买一些簸箕回来,再请姐夫找人给打些架子,咱把收上来的菜都晒成菜干呗。到时候你趁大家不注意还能收一部分新鲜的在空间”王端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以前的农村一到冬天就基本靠菜干过日子,赵洁这一提出来,王端就想到了。

    “那行,明天你赶紧买去,等会姐夫打地里回来就跟他说,请他赶紧找人帮忙,把晾菜干的架子搭出来。”上次姐夫找人打的炕柜质量实在太好,这次一想到要做些架子,就第一时间想找那人帮忙做了。

    “还有,老公,明天我跟你一块去镇里啊”

    “你去镇里干啥?以后有你去的,不去都不行!”王端以为赵洁这几天在村里闷坏了,想去镇里逛逛。想到坐那个颠的屁股生疼的牛车,还是想阻止赵洁受那个罪。

    “刚才你说做菜干,我想起来,还可以做些泡菜,酱菜啥的,那都需要大坛子,你又不会挑,我肯定得去啊!”

    “那行,明天咱一块去”王端听了这个,觉得在理。

    晚上,照例还是去大姐家蹭饭。请姐夫找人帮忙打架子的事一说,才发现簸箕不用他们买去了。做家具那家人就正好卖这个。

    吃过晚饭,王端跟姐夫一块去了隔壁村打家具那家订簸箕架子,顺便把家里掏井的事也找人办了。反正夏天天黑的晚,去远点也不碍事。赵洁就留在大姐家,学一些基本的东西。

    “大姐,咱们这什么时候做大酱啊?”跟着大姐去了院子后面,看大姐揭开盖着篦子,又蒙着一层细纱布的大酱缸,拿一根木棒底下钉了块木板的酱耙子,开始捣酱,赵洁问。

    “一般咱们都是到了腊月就做酱块子,一直到农历四月十八开始下酱。”大姐一边把沫子盛出来,一边回答赵洁。

    “大姐,明年你教我呗,我就觉得你家大酱好吃!”赵洁一四川人,就是在餐厅混了再多年,你也不能指望她会做大酱这种东西。

    “中,到时候大姐手把手的教,保证让你学会!”

    “大姐,你这大缸哪买的?”赵洁看学做大酱这事至少拖到明年去,就转开话题问别的了。

    “你买缸干啥用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