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七(第1/2页)  涞河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天聚在一起的这群人里面,除了黄金光之外,其他几个都是从初一到初三的同班同学。当然,黄金光跟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小学时的同学。

    上学的时候晓君是我们的首领,说我们把他当偶像也不为过。他原本比我们高一个年级,但由于生病休了一年学的缘故,才跟我们是同班。

    秦晓君原本叫秦小军,那个时候,同学们改名子成为一种时尚。因为我们的父母大都不识字,所以给我们起的名字都很草率。一个个简单而且土气,还大同小异。当我们稍有些知识之后,就对自己的名字各种不满意,总想着给改一个响亮一点的名字。比如我,原名叫胡德宝。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自作主张,果断改名为胡雨。有的同学为了改名子,绞尽脑汁,翻破了字典,专找一些生涩,古怪的字,常常把老师都难住了。还有些同学,崇拜伟人,就把名字改成泽东、中山、小平等等。有一个李姓同学,居然直接就叫李世民。只有晓君把名字改得不动声色,不露痕迹。晓乃通晓之意,君即君子,和“小军”二字比较,虽然字音不变,但意境天差地别,让我十分佩服。

    晓君原本跟我们生长在同样的环境里,并无特别之处。然而他生病那年,一直住在县城亲戚家里治病,就是那一年的经历改变了他。他变成了一个见多识广、知识渊博的人,并且还成为了文学爱好者。

    据晓君自己说,他亲戚家隔壁住着一位高中语文老师,是个广东人,下放在此安了家。那老师姓纪,家里的书籍堆积如山,晓君是在百无聊赖之中,才开始关注那些书的,并且渐渐产生了兴趣。后来,在纪老师的引导下,晓君开始博览群书,尤其是文学名著。这是我们无法企及的,我们连武侠小说都没有,即使偶尔能借到一两本,有时还看不明白。晓君曾经带我去过纪老师的家里,印象中的纪老师是个瘦小孱弱的中年男子,但是非常的和蔼客气,那天我还吃了他煲的鸡汤,终身难忘。

    当晓君不得不带着满腹的学识与我们为伍的时候,我一眼就看出了他的与众不同。他能说会道,风趣幽默,而且还长得玉树凌风,相貌堂堂。尤其是他笑起来的时候,像极了磁带盒上的陈百强。所以我们很快就围绕在了他的周围,成了他的拥趸。当然,晓君自己的这种卓尔不群的感觉也是显而易见的。他常侃侃而谈,对同学老师品头论足。他尤其看不起我们的老师们,觉得他们的水平差,大多数没有真才实学,都是通过关系走后门,才当上老师的。另外,晓君还对时政以及政治人物说三道四,大有无所不知,无所不解之优越感。

    那个时候学校里有三类人是比较引人注意的,一类是成绩好的尖子生,一类特别调皮捣蛋的,还有一类是长相好的,而这三类,晓君兼而有之。

    晓君不但学识渊博,还有江湖义气。当时我们的学校盛行小帮派,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常有群殴事件发生。在我们跟别的帮派发生摩擦的时候,晓君也总会挺身而出,毫不推辞地把自己当成统帅,领导着我们战斗。而每当遇到这种需要动用武力的时候,刘义虎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刘义虎力大无比,平时还爱锻炼。比如举杠铃、耍吊环、打沙袋等。号称“铁拳将军”,只要有他在,我们就有了胆量。往往也是因为他的存在给对方造成了震慑,达到不战而胜的效果。

    在我们这群人里,最爱惹事的就是吴大海,几乎每次事端都是因他而起。如遇到需要谈判调停的情况,晓君也常能将事态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一点,也让我们对他佩服有加。

    实际上我们在上初中时,真正形影不离的死党是六个人:秦晓君、姜峰、刘义虎、盛立,还有我和吴大海。那个时候武侠成风,尤其是《射雕英雄传》让我们几近疯狂。我们难免也有纠结一伙人闯荡江湖,行侠仗义的幻想。于是我们很自然地就结拜成了兄弟。按出生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